“黨建+”引領教育優質發展(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冀魯邊區軍民的信念里,‘家’與‘國’早已密不可分,軍民們懷著對黨的絕對忠誠,對祖國的無限熱愛,抗日救國保家強!”5月1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一校一隊·薪火相傳”黨史教育進校園宣講在山東省樂陵市開元中學如期開講。
這是樂陵市教育系統學黨史、強黨建、育新人的一個生動場景。近年來,樂陵教育系統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初心使命,以黨建統領教育事業發展,實施“黨建 ”工程,激發了教育系統各級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執行力,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黨建 教育教學,筑強“紅色堡壘”
我們以黨建為統領,全力推進黨建工作與學校的整體改革發展相融合,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相融合,與立德樹人相融合,與師德師風建設相融合,與服務師生發展相融合。
樂陵市教育局將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密切結合,使黨建成為促進學校發展的“紅色引擎”。構建以支部為核心,教導處、教科室、共青團、少先隊等密切配合的“黨群聯盟”,讓黨建貼近教學,與課堂共融共生;深化“學講計劃”,落實新課改要求,加強學科建設,培育有區域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物;以課堂為載體,以浸入體驗式培訓為主要方法,深入推進三級聯動、三度教研、三優成果的“三三三研訓模式”,實現教研訓一體化;圍繞教學提升,各校相繼開展黨員示范課、觀摩課,精心打造樂陵“四學”課堂,即持續深度學、開放自主學、精準有效學、結伴互助學,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益;以黨員骨干教師領銜,成立市級“名師工作室”,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致力于高效課堂改革、校本課程開發和課題研究。如今,黨員教師已形成自覺提升理論水平和專業發展的大研修格局,為學校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基礎。
黨建 隊伍建設,鍛造“紅燭先鋒”
樂陵市深入開展“七賽七比”活動,把教育系統“黨員領航行動”作為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量化承諾服務事項,完善目標考核體系,引導848名黨員教職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實施“爭創先鋒崗”工程,營造“爭做先鋒、向我看齊”的濃厚氛圍;開展黨員教師“亮身份、亮承諾、亮本領”活動,帶動全體教師“比作風、比創新、比業績”。同時,實施黨員名師計劃、青藍工程、結對幫扶、師帶徒等教師培養培訓工程,掛牌成立名師工作室,鼓勵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帶頭領跑。
以“家校共育、健康成長”為主題,全市教育系統持續開展“千名教師訪萬家、機關干部去家訪”活動。2020年以來,黨員干部和教師帶頭入戶訪問家庭10000多個;組織優秀黨員教師開展送課送教、社區共建、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務1200余次,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黨建 創新提質,激活“紅色動能”
近年來,樂陵市委、市政府將教育工作列為民生實事之首,創新思維破解資金難題,持續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先后投入21億元資金發展教育,實現了樂陵教育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全市鄉村所有校舍全部實現了樓房化和抗震加固,實現了學校建設、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統籌推進,全市34處鄉鎮中小學先后有1100名學生從縣城回流到了農村學校。
千名進城學生返鄉就讀,正是樂陵實施黨建 創新提質工程,推動區域教育全面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樂陵市教育系統以黨建為統領,通過實施鄉鎮學校管理體制改革、校長職級制改革、后備干部選拔、校長競聘上崗等一系列教育改革,逐步建立起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和“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有說法”的考評機制,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近年來,樂陵市共公開考選學區以上后備校長30人,25名教育干部交流任職,7名校長被免職,9名校長被提拔重用。通過全員競聘上崗,有441名教師交流使用。
(作者系山東省樂陵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中國教師報》2021年05月26日第14版
作者:韓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