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名錄 – 聚焦預算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預算(黨建引領預算)
編者按
機關黨的建設是機關建設的根本保證。近年來,區直機關各級基層黨組織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找準黨建與業務相互融合的切入點、相互促進的發力點,積極開展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推動機關黨的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在區直機關100個黨建示范名錄的基礎上,通過支部申請、機關黨委把關、督察組長確認、工委審定的程序,區直機關工委對各部門(單位)上報的支部黨建品牌進行篩選,從中挑選出7個黨建業務相互融合、特色亮點比較突出的支部,作為2022年首批區直機關支部黨建品牌進行宣介。我們還將陸續編輯刊發機關黨建品牌創建做法,進一步幫助大家啟發思路、開闊視野、創新方式,使機關黨建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提供組織保障。
自治區財政廳預算處黨支部按照新時代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聚焦預算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預算”思路,通過打造“科學理財推動高質量發展、精打細算服務先行區建設”黨建品牌,以“四緊”支部工作法為抓手,推進黨建業務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不斷強化“以政領財、以財輔政”的意識,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精打細算、科學理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做好財政預算。
提高政治站位,緊盯重點發展任務做預算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預算處為自治區掌管財政預算,政治性是第一屬性,講政治是第一要求。支部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支部學習的“第一議題”“首要內容”,運用會議集體學、要求黨員個人學、開展研討交流學,領會精神實質,提高政治意識,把準財政工作方向,堅決做到黨中央和自治區的“指揮棒”指向哪里,預算工作的重心就移植到哪里,戰斗堡壘就跟進建設到哪里。對照自治區黨委提出加快“三區建設”的部署,牽頭制定支持先行區建設的財政政策,通過設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專項資金、先行區建設投資基金,加大債券資金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綠色金融供給等方式,全力服務保障先行區建設。
強化服務意識,緊扣實現高質量發展厚根基
把準新時代新形勢,對照新任務新要求,預算處黨支部通過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說走就走”隨機調研等,組織黨員深入基層、企業,摸清下情、對照上情,牽頭制定17條財政支持政策,助力“九大支撐”更好更快發展。牽頭制定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工作方案,做好基層財力保障,堅決推動中央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實施,將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以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實現大抓發展、抓大發展、抓高質量發展。牽頭制定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財源建設,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全區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稅收占比提高近3個百分點,重點產業稅收增長達到26.4%,讓全區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加靚麗。
積極搶抓機遇,緊隨加快全區發展增添動能
始終把爭取中央支持作為重中之重,針對寧夏目前還屬于欠發達地區的實情,支部黨員發出“強區有我”的誓言,主動作為,積極行動,搶機遇、爭項目、提潛力,加班加點,研究提出將寧夏建設先行區作為中央轉移支付測算因素的建議,向全國“兩會”提交。向財政部詳細匯報我區加快先行區建設的生動實踐,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2021年中央補助我區轉移支付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爭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增幅位居全國第一,為支持我區實施300萬畝高效節水農業等重點項目發揮了財力保障,以先行區的建設牽引美麗新寧夏建設。
改進工作作風,緊貼實際提升助推發展的質量成效
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文明型支部建設。支部認真落實“雙報到、雙報告”制度,組織黨員下基層、進社區,深入基層調研、破解發展難題,努力幫助社區和基層聯系點解決實際困難,為全區經濟穩步向好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亮身份、亮承諾”活動,把黨的關心、關愛送到社區群眾心坎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面對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基層平穩運行、做好疫情防控專項資金直達分配等復雜嚴峻的工作任務,支部黨員開展“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踐諾活動,挺身而出,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教育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始終心存敬畏,對財政工作始終持有“公心”,對于重點項目預算安排、惠民實事辦理、惠農政策落實等工作,堅決做到堅持原則、嚴守紀律、嚴格把關,堅決守住底線,保持清正廉潔。
新征程上,預算處黨支部將按照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精打細算、科學理財,嚴控一般性支出,嚴禁鋪張浪費,把財政預算工作做精做準做細,切實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