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在“最活躍地帶”筑牢黨建堡壘
從快遞員到外賣送餐員,從網約車司機到自媒體主播……新業態快速成長,新就業群體潛力無限。
行業發展到哪里、人群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汕尾市委社會工作部緊扣市委“強基工程”部署要求,堅持把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作為重點,大力開展新興領域黨員“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工作,在“發展最活躍地帶”筑就黨建堅強堡壘。
開展“三找”行動,匯聚“新”力量
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是加強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基礎。汕尾市委社會工作部創新性推行“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工作模式,通過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黨組織的緊密配合,利用入職填報、入戶走訪、數據比對等多種手段,確保每一位黨員“小哥”都能被找到、被聯系上。
新就業群體數量大、流動性強、黨員比例低,如何將其有效組織起來是個難題。汕尾針對這一實際,靈活黨組織組建方式,通過“先鋒歸隊”“掃碼回家”等計劃,引導新就業群體黨員在線歸隊,實現“碼上回家”的便捷流程,同時開展“尋找身邊黨員”行動,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鼓勵鄰里、同事、朋友、老鄉中的黨員主動向黨組織報到,讓更多新就業群體黨員“回家”。
開展“三亮”行動,彰顯“新”風采
在汕尾新興領域,黨員們深入開展“亮旗幟、亮身份、亮承諾”行動,以實際行動詮釋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支部亮出旗幟——在新興領域黨組織的辦公場所、主要活動地點等醒目位置,規范懸掛黨旗、設置黨建宣傳欄,展示黨組織的鮮明標識和聯系方式。
黨員亮出身份——在外賣、快遞、網約車等平臺軟件、交通工具、工作服、配送箱上標注“黨員騎手”“黨員司機”等標識,讓群眾在點滴服務中感受到黨員的溫暖與力量。
服務亮出承諾——各級新興領域黨組織設置黨員承諾墻,引導黨員們作出“不闖紅燈”“文明出行”等承諾,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
開展“三爭當”行動,融入“新”治理
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進樓入院、直接接觸群眾等工作特點,汕尾市委社會工作部積極推動他們融入基層治理新格局。
爭當文明創建先鋒——不僅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佩戴頭盔,還積極參與文明志愿行等公益活動,成為城市文明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爭當基層治理先鋒——深化完善網格治理工作機制,擔任樓棟長、“兼職網格員”,廣泛參與平安創建、文明宣傳、社區服務等工作,成為基層治理的“流動哨兵”。
爭當服務群眾先鋒——組建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愛心送考”“雷鋒出行”“文明騎行勸導”“暖心送餐”等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國慶期間,汕尾市交通運輸行業黨委指導滴滴汕尾快車司機第一流動黨支部成立以黨員司機為主的“雷鋒車隊”,積極參與運力保障、高質量服務游客出行。
開展“三保障”行動,保障“新”服務
加強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關鍵是讓該群體感受到黨的溫暖。
“以前我們騎手中午吃飯、休息都沒地方,現在有了紅色驛站,不僅條件越來越好,而且還有了自己的黨組織,讓我越來越有歸屬感。”外賣小哥劉鑫說。陸豐市東海街道堅持“黨建引領 志愿服務”工作模式,為外賣小哥免費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飲水、累可歇腳”的便捷化、常態化服務,把紅色驛站真正打造成新就業群體休憩的港灣和溫暖的家園。
陸豐市東海街道堅持“黨建引領 志愿服務”工作模式,為外賣小哥免費提供暖心服務。
聚焦快遞外賣從業人員“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等現實問題,汕尾市委社會工作部強化服務陣地保障,依托各級黨群服務中心陣地,計劃利用3年時間布局300個“騎手之家”“小哥驛站”等多功能室,形成“一中心多站點”服務矩陣。
為推動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服務、基層治理等工作,汕尾市委社會工作部建立獎勵機制保障,探索建立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積分激勵管理辦法,常態組織開展“最美”系列評選,選樹宣傳一批“善美快遞員”“善美配送員”“善美司機”等先進典型,切實發揮平時“移動探頭”、急時“先鋒小哥”作用,以實際行動貢獻“新”力量、展現“新”擔當。
南方 記者 陳欣欣
【作者】 陳欣欣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