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軍魂育人”黨建特色品牌(軍休黨建品牌)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作為民辦高校,南昌理工學院在二十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牢記黨的教育方針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歷史使命,以“航天科教,興我中華”為辦學宗旨,秉承“科學、求實、厚德、創新”的校訓,將“軍魂育人”理念貫穿于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了一大批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坐落于南昌這座英雄城市,學校近年來持續深挖軍魂育人元素,多渠道創新育人手段,不斷豐富軍魂育人黨建特色品牌內涵,探索出一套彰顯江西底色且獨具南理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式。
多措并舉,多點發力,黨建引領作用充分發揮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2002年開始,學校黨委就設立了直屬軍事教研室黨支部,并積極打造“軍魂示范基層黨支部”,支部黨課學習有軍魂內容、活動有軍魂基因傳承、黨員有軍人標準。黨支部負責選拔優秀學生,組建軍訓教官大隊,作為黨員重點發展對象實施管理。這些優秀學生化身“種子”散播各學院各班級生根發芽,形成校園有“營”、操場有“聲”、課堂有“兵”的良好局面,影響輻射每一位學生。
在此基礎上,學校建立了培養國防生式的“課外軍校”,聘請空戰英雄一等功臣胡壽根作為學校高級顧問并擔任特聘輔導員,邀請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航天英雄楊利偉將軍、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之子陳昊蘇等來校開展革命傳統和軍事理論講座。百余場主題豐富的講座吸引了全校學生的熱情參與,學生在一場場深刻而又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中進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有效擴大了軍魂育人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學校黨委還積極推動與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合作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充分拓展軍魂教育和愛國主義社會實踐平臺,以紅色文化鑄魂育人。學校先后建成了國防教育展覽室、軍用飛機陳列場、“神州火箭”模型碑、軍事素質拓展基地、航模制作室、教官大隊活動中心、胡壽根英雄事跡陳列館等實踐教學場所,設立了國防教育文工團、軍樂隊、航模飛行隊等特色學生社團,并逐步推廣軍魂育人舉措到各基層黨組織。各學院積極打造“一院一品”軍魂育人項目,打造融思想性、教育性、專業性、時代性、藝術性于一體的育人項目品牌,切實推動軍魂育人落實落地,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堅定大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決心和信仰。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育人育才效應逐步顯現
近年來,學校黨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充實“軍魂育人”特色品牌內涵,將“對黨忠誠、作風優良、能打勝仗”三大核心要義融匯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著力培養學生對黨忠誠的思想品格。學校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黨忠誠的理論自覺;將大思政工作格局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深度融合,通過線上云游、實地走讀、交流研討等方式,深入開展黨史、軍事史、革命史學習教育,引領學生深刻感受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而堅定奮發有為、立志報國的思想自覺。同時,在校園里掀起游紅色景點、學紅色知識、展紅色成果的“紅色熱潮”,連續多年開展“尋訪關愛老兵”志愿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體悟革命文化、賡續紅色血脈、傳承不朽軍魂。著力強化學生優良紀律作風養成。學校推行學生寢室內務準軍事化管理,通過出早操、升國旗、晚自習、晚報寢等方式強化作風養成,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身體素質訓練和思想作風的錘煉,培育守紀律、能吃苦、肯奮斗的良好品格,并促使其內化為行為準則與行動自覺。著力鍛造學生能打勝仗的過硬本領。在育人實踐中,學校立足國家發展需要,緊跟學科發展前沿,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扎實推進專業內涵建設,切實強化實踐實訓教學環節,著力提升學生的職場競爭力和戰斗力,以堅實的專業水平和過硬的實踐能力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在“軍魂育人”特色模式下,學校培育了一批理想信念堅定、作風紀律嚴明、工作落實有力的高層次人才。辦學以來,學校先后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20余萬人,并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國家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和華為集團等單位輸送了大量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近年來,受軍魂育人理念感染,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攜筆從戎,參軍報國”,2000余名學生從校園走進軍營,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
軍魂育人實踐獲得了上級單位高度評價:“把軍隊的教育、管理模式移植過來,做得很成功,值得推廣。”優秀校友、上海市園丁獎及“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謝雪麗感慨道:“雖然離開了母校,但是學校軍魂育人理念帶給我的那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將永遠伴隨著我。”
擎旗奮進,捷報頻傳,教學科研創新屢結碩果
學校以軍魂育人黨建特色品牌為依托,推動軍事相關領域教學科研屢獲突破,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科研立項。其中,《國防行政法研究》為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立項項目,《振弦式高精度微小陀螺的工作機理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立項,《國防動員法配套法律法規研究》獲得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課題立項。同時,學校積極開展特色化國防教育研究與軍魂育人教學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嫦娥”巡天看中華》項目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江西省首屆科普優秀作品二等獎,《國防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被評為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英語話軍魂》課程獲批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軍事法學”獲評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八年兼程、軍魂育人》榮獲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案例一等獎。老黨員況明星教授研發的心功能無創檢測裝置得到廣泛應用,為周邊群眾義務檢測2000多人次。學校研發的科研產品也多次被相關部門采購,累計銷售近8萬臺,產值1.36億元。
建校二十余年來,學校黨委團結帶領全體黨員和師生員工,一路攻堅克難,一路昂揚奮進,推動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學校軍魂育人亮點層出不窮,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學校教學科研水平顯著提升,近年來,累計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0余項,省部級以上科研立項680余項,國家專利500余項;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專業(優勢專業)建設點3個,一流本科課程等15門;教師出版專著和教材近600部,發表學術論文9500余篇。人才培養成效日益凸顯,僅2021年-2022年度,學生就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1123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82項,省部級獎項941項。學校更是先后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國防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國防教育基地”“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團中央《軍魂育人,南昌理工》專題電視片,作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個典型之一在中央媒體播映,向全國高校推廣;《紅旗畫刊》以《軍魂鑄就南昌理工學院》為題發表大篇幅專欄報道。2018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組表示:南昌理工學院是全國示范性民辦高校,國防教育特色鮮明,軍魂育人成效顯著。
新時代新征程,南昌理工學院黨委將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牢記黨的教育方針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光榮使命,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不斷深化“軍魂育人”內涵建設,探索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培養質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為把南昌理工學院建成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綜合實力一流的應用型民辦大學而努力奮斗。(許基南 占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