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刊|以數智賦能基層黨建效能提升(數字賦能智慧黨建)
新重慶-重慶日報 朱方彬 黃飛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要推動黨建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探究“科技理性”與“黨建規律”的合理鏈接,提升基層黨建的精準度、集成度、能效度。
用好數字關鍵變量,提高基層黨建的精準度。基層黨建首要工作是摸清“家底”,確保“家底”摸得清、摸得準、摸得全。引入數字化思維、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手段,對黨員干部和基層組織進行多方位、多維度的精準畫像,形成“數智全身像”,為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精準化提供有力支撐。一是推進智能統計管理。建立在線表單大廳,運用數字技術進行全面、精確的黨員數據錄入與實時更新,實現對黨員信息的智能化管理,有效避免傳統模式下人工書寫、收儲所產生的非標準化、誤差缺漏等問題。數字化管理模式的實施,使黨員信息的錄入更加規范準確、更新更加及時便捷;先進的加密技術和安全措施,使黨員信息不被非法獲取或泄露,有效保障黨員的隱私和信息安全。二是推進智能分析管理。數字賦能使黨務數據分析得以精確化、科學化,為黨組織決策提供更為精確、全面的信息支撐,從而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三是推進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積累有效數據,發揮數據價值,激發數據要素潛能,促使基層黨建事務高效審批、全程跟蹤和及時復盤,用“算力”補充“人力”,使基層黨建從傳統的“管人”向“管數”轉變。
布局數智服務場景,提高基層黨建的集成度。基層黨建工作千頭萬緒,要將制度之優轉化為治理之實,首要是強化基層黨建大格局構建與數智服務微場景搭建的融合。一是構建基層黨建大格局。堅持大抓基層、重抓黨建的鮮明導向,以業務應用創新為動力、數字整合利用為抓手,推進市、區縣、街鎮、(村)社區四級組織體系層層貫通,為基層黨建持續注入“源頭活水”,促進基層黨建力量統合、資源整合、體系融合,讓數智服務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讓智慧的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搭建數智服務微場景。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通過深入的數據整合與信息共享,打造綜合集成的數智服務平臺,精確統計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高效評估基層組織運行效能,形成可視化服務場景,確保數字資源的高質量供給、高效率配置、高水平統籌,形成“一網統管”的整體智治新模式。
構建智慧評價體系,提高基層黨建的能效度。按照“問題發現靠黨建、問題發生查黨建、問題解決看黨建”要求,打通信息渠道,推動工作閉環,突出實干業績,注重群眾公認,堅持可視化分級評價,動態、立體、全面、及時掌握日常運行情況,進一步激發基層干部創造性張力,為新時代基層黨組織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一是動態集成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孤島,全面收集掌握各方面信息,實時更新日常運行基礎數據臺賬。二是立體分析研判。強化信息綜合研判,全面、辯證地分析個人與集體作用、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增長速度與質量效益、顯績與潛績、發展成果與成本代價等。三是全面評估畫像。采用“五色圖”,將評估結果分為“好、較好、合格、較差、差”5個等次,分別賦予綠、藍、黃、橙、紅5種顏色,動態生成具象化日常運行“五色圖”,形成“動態監控—數智分析—高效反饋”閉環管理體系。四是及時運用結果。根據評估結果“五色圖”,第一時間提出處理意見,形成主動預防問題的新型“日常評估 預防應急”治理鏈條,更好滿足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的時代性、精準性、實效性需求,推動基層黨建成效由“經驗驅動”向“數據評鑒”轉變,促進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作者朱方彬 黃飛,作者單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慶郵電大學分中心,本文為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