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華亭:舊學堂里炊煙暖,“五心”黨建托起幸福晚年
華亭:舊學堂里炊煙暖,“五心”黨建托起幸福晚年
中國甘肅網3月6日訊據平涼日報報道(記者 薛亞男 海廣田)在華亭市山寨鄉劉河村的互助幸福院里,長者食堂的炊煙裊裊升起,與古樸的院落相互映襯,勾勒出一幅溫馨而和諧的畫面。75歲的王奶奶坐在食堂里,品嘗著熱氣騰騰的午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感慨地說:“以前一個人在家冷清,現在每天來幸福院吃飯、下棋,還有醫生給檢查身體,黨員志愿者常來幫忙打掃衛生,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有滋味!”
這座由廢棄小學改造而成的幸福院,如今已成為村里近200名留守老人的溫暖家園。今年以來,華亭市山寨鄉以“多彩山寨·五心融合”黨建品牌為引領,積極探索以黨支部為主體的“鄉村互助養老”新模式,讓老年人實現了“養老不離村”的愿望,繪就了一幅黨群連心、老有所樂的溫馨畫卷。
面對農村養老服務資源短缺的難題,山寨鄉劉河村黨支部書記湛玉龍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積極盤活村內閑置資源。他帶領村黨支部成員成立專項工作組,將荒廢多年的劉河小學校舍改造為互助幸福院。從規劃選址到功能設計,黨員們帶頭入戶調研,收集老人需求,最終建成了一座集長者食堂、活動室、休息室于一體的養老綜合體,有效補齊了農村家庭養老的短板。村民們紛紛表示,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服務,兒女在外打工也安心了。
為了讓幸福院長效運轉,山寨鄉劉河村黨支部創新“互助養老”模式,組建了三支特色服務隊:農村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負責日常管理,熱心群眾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文藝活動,低齡老人志愿服務隊結對幫扶高齡老人。72歲的老黨員馬大爺主動請纓擔任院長,帶領志愿者們制定值班表、維護設施。黨員醫生每月上門為老人義診,文藝骨干則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讓老人們樂在其中。黨員們的帶頭作用,激發了群眾參與的熱情,讓幸福院處處充滿了家的溫暖。
幸福院的長者食堂設施齊全,保溫餐柜、消毒設備一應俱全。村黨支部通過“政府補貼 社會捐贈 個人自付”的模式,為老人提供經濟實惠的營養餐。資金使用全程由黨員監督小組監管,確保透明高效。此外,黨支部還爭取資金完善了無障礙通道、健身器材等設施,并聯合鄉衛生院開展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活動,讓老人們享受到更加全面的養老服務。
夕陽無限好,幸福院中情更濃。如今的劉河村互助幸福院,不僅是老人吃飯、活動的場所,更是黨群連心的紅色陣地。黨員志愿者們為孤寡老人理發、打掃房屋,年輕黨員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一樁樁暖心小事,讓“黨建紅”與“夕陽紅”交相輝映。華亭市正將這份“幸福”傳遞至更多村落,讓“黨建紅”暈染的晚晴圖景成為隴東大地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