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創新大廈打造樓宇黨建品牌(大亞灣創新大廈地址)
來源:惠州日報-惠州新聞網
2021年12月28日上午,位于大亞灣創新大廈首層的惠州機場大亞灣城市候機樓正式開業,推動大亞灣區的創新創業環境提檔升級。細心的市民發現:如今創新大廈的環境更好了,服務更完善了。這些變化得益于創新大廈樓宇黨建品牌的創建。
自2021年5月以來,大亞灣創新大廈樓宇聯合黨支部以“三個一”模式(即“一個黨建服務窗口 一個黨建綜合平臺 一個創新創業環境”),通過“五個有”(有模式、有機制、有標準、有流程、有團隊),以黨建陣地為依托,創建了載體共建、資源共享、環境共治、黨群共融的“科創家園”黨建品牌,將創新大廈黨群服務站建設成為群眾喜愛的溫馨家園。
在2021年12月15日舉辦的惠州市“紅色引擎、聚力發展”兩新黨建創新大賽決賽中,創新大廈樓宇黨建項目《樓宇黨建聚合力,服務共融促發展》榮獲二等獎,并獲評惠州市兩新黨建工作示范點。
創新大廈黨建氛圍濃厚。
建陣地:打造黨群服務站 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大亞灣創新大廈是一座綜合型甲級寫字樓,目前已便培育了150家科技型企業,其中18家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科技企業在新三板上市、4家高成長型企業獲得大亞灣區國有基金投資共1700多萬元,于2016年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入駐企業多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基于經營成本,自身辦公場所空間十分有限,黨建方面存在活動少、場所小、服務少的等問題。”科創集團副總經理黃怡光介紹說,為了提升服務,2021年5月起,創新大廈樓宇聯合黨支部利用樓宇內機關單位、社會組織、企業黨組織為主的多方力量,探索樓宇黨建新模式,在一樓打造創新大廈黨群服務站。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打造,創新大廈黨群服務站已成為倍受黨群歡迎的溫馨家園。走進大亞灣創新大廈一樓,醒目的“黨群服務站”標識十分醒目。置身于寬敞明亮的黨群服務大廳,濃厚的黨建氛圍撲面而來,各種黨建元素巧妙融入大廳的入口、墻壁、電梯間等各個細節之處。
“您好,請問您有什么需要幫忙?”大廳入口處是“一站式”黨群綜合服務窗口,身著志愿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熱心接待前來咨詢的市民。據介紹,服務窗口每天有黨員志愿者駐點,可為人們提供商務服務、政策咨詢、志愿服務和集中收發驛站等30多項服務內容。
大廳主體墻面被打造成黨建文化長廊,集中展示入駐企業黨務信息。在“黨建先鋒陣地”展示版塊,凡是有成立黨支部的企業,銘牌后面都加上了一面小黨旗。據介紹,目前創新大廈已入駐57家企業和7家職能機構,有12家企業單位成立了黨支部。
如今,創新大廈黨群服務站還是人們學習的“加油站”和休閑商談場所。服務大廳設有桌椅、書吧等,還引進了咖啡店、便利店,在大廈的上班一族不出樓宇便可享受日常休閑、消費。“這些書吧有黨建、社科類各種圖書,中午或者下班后在這里喝杯咖啡看看書,或者和朋友聊聊天,都很舒服。”在創新大廈上班的企業員工彭小姐說。
創新大廈樓宇黨建組織企業員工開展活動。
創制度:建立樓宇黨建聯席會議制度 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環境好起來了,服務更要貼心。創新大廈聯合黨支部建立了樓宇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問題導向、統籌協調、資源融合、群策群力”這一機制,發揮組織共建、資源共享、問題共商、共同治理的整體效應,為樓內企業解難題。
緩解停車難、增設便利設施……樓宇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以來,創新大廈聯合黨支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收集入駐企業員工的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大廈服務功能:升級改造了科創園停車場,增加車位75個,解決了園區停車難、路線堵的重點問題;在樓宇內設置共享書吧、黨員之家和多功能活動室等免費場地,解決了辦事群眾和企業職員午休難、活動開展難的痛點問題。當前,為助力疫情防控,為解決企業員工核酸檢測預約難、時間緊的問題,聯合黨支部積極聯動醫療機構開展核酸檢測上門服務,目前已服務千余人次。
為確保樓內黨組織學習有指導、活動有陣地,創新大廈黨群服務聯合黨支部在大廈五樓建立了“流動黨員之家”,定期組織黨員活動和學習培訓,每周固定開展瑜伽培訓、形體培訓等特色課程;將大廈空中露臺打造成科創會客廳,方便黨員群眾休息、商務會談。
創新大廈聯合黨支部還在黨群服務站設置“黨員志愿服務中心”,充分利用樓宇內各種機構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宣傳、法律咨詢和心理輔導等志愿服務活動,如與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大亞灣分公司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建和創,移動進企”服務活動,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聯合開展“樓宇黨建服務企業,普惠金融惠企惠民”活動,與惠州弘一安全事務有限公司聯合開展“消防培訓和應急演練”活動,與禮儀協會聯合開展“三余讀書,七碗茶會”讀書分享會活動等,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層層傳遞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文圖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 匡湘鄂 通訊員 林威圳
本文來自【惠州日報-惠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