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基層見聞」陵川縣城西社區: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來源:【太行日報-晉城新聞網】
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陵川縣城西社區“清化收”激活力惠民生
“今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230萬元,增幅達到了30%,僅清理違法侵占集體土地經營問題一項,就為社區增加固定資產投資710余萬元,追繳租金10萬元,每年可直接為社區增加集體收入6萬元。”陵川縣崇文鎮城西社區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凱最近心情不錯,干勁十足。
今年以來,城西社區堅持把“清化收”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開展以農村集體經營合同清理、村級債務化解、新增資源收費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行動,讓社區“家底”更厚實、“家業”更殷實、“腰包”更鼓實。
曾經,一些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混亂,并且隨著時間、關系和利益等多種因素疊加,此類問題變得非常復雜。“把不規范的合同揪出來、曬干凈,勢必要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困難可想而知。”劉凱說,城西社區有戶籍人口1556戶3987人,耕地面積僅有643畝,轄區內有企事業單位27家,各類商業網點112戶,長期以來不規范合同尤其是“口頭合同”“隱形合同”等,導致村集體經濟嚴重受損,居民頗有怨言,成為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障礙。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城西社區瞄準目標,合同清理工作率先從宣傳發動開始,村干部帶頭,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從自身及親戚鄰居入手,繼而全村鋪開。結合年度清產核資結果,將村集體所有資產資源中發包的合同全部納入清理范圍,建立工作臺賬。盯住重點,對合理不合規的合同進行分類,對“問題合同”“永久合同”進行徹底清查,并依法依規解決。對存在問題的合法合同內容進行修訂,對不合法的合同履行法律程序解決。
“在資產資源摸排過程中,發現兩處占用集體荒地建設倉庫和辦公樓,合同不規范、不合理,資產發包價格過低,社區依法依規將兩塊土地及地面建筑物收歸集體所有,與原債權人簽訂了租賃協議。僅僅這兩項就為村集體增加了固定資產投資710余萬元,追繳租金10萬元,每年直接為社區增加集體收入6萬元,債權人和村集體實現了雙贏。”劉凱說。
“過去一些集體資產歸屬不清,造成資源浪費、閑置貶值。經過清理后,村集體摸清了‘家底’,增加了收入,為村民辦實事也有了底氣。”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監委會主任翟玉頗有感觸。
“以前不知道啥是‘清化收’,看到村里依法依章規范了違規合同,才慢慢了解了這項工作,現在大伙都知道這是一件有利于村集體發展的大好事兒。”社區居民崔曉斌連連稱贊。
群眾驚喜地發現:今年,青峰巷的泥土路變成了水泥路,簸箕掌的塌方路面鋪好了,云峰巷的路燈亮了,五谷山巷、四季梅巷煤層氣管道入戶了,龍門南巷新安裝了健身器材……
“‘清化收’工作夯實了村級集體經濟基礎,我們更多的是要考慮如何讓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農民持續受益。”劉凱說。
依托緊鄰縣城的區位優勢,近年來城西社區聚焦商圈服務,在商貿服務、物流園區、非遺文化、康養產業方面做文章,轄區內有西溪假日酒店、云天商場等企業27家,從業人員達860余名,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得益于“清化收”工作的開展,2022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將有望突破230萬元。
“我們將把集體資產用在產業發展、社區治理、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及其他民生事業上,讓社區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劉凱表示。
(記者:李斌)
本文來自【太行日報-晉城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