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見丨鄉村旅游要厚植“黨建基底”(黨建鄉村旅游發展思路)
今年春節,許多鄉村旅游景點成為游客出行游玩的首選。如陜西禮泉縣袁家村以鄉村旅游為契機,將關中小吃這塊金字招牌擦亮,綜合收入1.8億余元,穩居該省景區接待游客人次數榜首。游客品美食、看表演,沉浸式體驗關中文化。這種鄉村“味道”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文化、生態和情感的融合。
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好,但要取得成功卻并非易事,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分析這些成功典型,鄉村旅游給當地百姓帶來了豐厚收益,但其優勢也非常明顯,不僅擁有很好的產業鏈、配套鏈,而且擁有一個非常得力的基層黨組織,善于謀劃發展,善于帶動村民,善于解決難題。在筆者看來,這也啟示我們,鄉村旅游要厚植黨建基底。
提升基層堡壘服務力。鄉村旅游要依托鄉村產業,同時還要有完善的配套,以及靈活的頭腦,敢于冒險的沖勁。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沒有過硬的本領,僅憑滿腔熱情,很難在鄉村旅游發展上取得成效。一方面,要有十年磨一劍的恒心,不滿足于短期效益,做好長遠規劃,做“長期主義者”,一步一個腳印,切實走好每一步。同時,還應該多學習,向先進典型取經,用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提升基層堡壘公信力。基層黨組織要帶領村民抓發展,就必須增強其公信心,讓群眾百分之百信任,能夠緊密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攻堅克難合力。因此,要重視平時工作,真正說到做到,一心為民謀福祉,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贏得群眾認可。村組干部以“我們一起上”的態勢,大家才能毫無雜念地參與鄉村旅游發展。
提升基層堡壘責任心。萬事開頭難,堅持更難。鄉村旅游發展的周期長、風險高,基層黨組織要真正做到為民負責,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畏心,管理好發展過程中的各項事務,尤其要多讓利給村民,多在產業的提升方面想辦法,積極迎合市場,不斷完善鄉村旅游的服務內容,提升消費者口碑,切實交出大家滿意的答卷。
鄉村旅游要圍繞新業態培育、農文旅融合、吃玩游綜合發力,基層黨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在帶動村民致富過程中走在前、扛起責,做好表率。(文/劉正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