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僅300人!武昌7名專家入選國家首屆醫學高層次人才計劃(國家高級別醫療專家組赴武漢)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許諾)據“武昌黨建”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國家首屆醫學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名單揭曉,武漢市武昌區7名醫療專家入選。
其中,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王行環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江洪教授入選“國家杰出醫師”,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余鋰鐳教授、肖璇教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葉少軍教授、章劍劍教授、胡波教授入選“國家優秀青年醫師”。
此次醫學高層次人才計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旨在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進一步加強衛生健康領域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國家杰出醫師”獲得者
王行環,一級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中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任武漢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泌尿外科首席專家、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主任、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主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疫情期間任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牽頭制定國家級行業標準20余部(英文4部);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200余篇,他引萬余次,研究成果被寫入多部國際指南和國際泌尿外科經典教科書;出版教材/專著10余部;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以第1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牌(負責人)、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醫學領軍人才等。
江洪,現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院長,內科主任、自主神經調控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醫學博士,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白求恩式好醫生”、湖北省首屆醫學領軍人才、賽克勒優秀醫師獎獲得者。從事心血管疾病臨床防治及創新轉化研究30余年,作為我國最早開展心臟介入的領軍人物之一完成各類心臟介入手術4萬余例,開創性引領并在全國推廣多項心臟介入新技術。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等20余項,發表創新轉化研究300余篇,主編或參編專著17部,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等獎勵。
“國家優秀青年醫師”獲得者
余鋰鐳,醫學博士,一級主任醫師,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心血管醫院副院長、分子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入選國家級人才、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創新創業類)、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長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療及交叉創新轉化研究。主持國家級人才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等18項,近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Circulation、J Am Coll Cardiol、Adv Mater、Nat Commun等期刊發表高水平創新研究80余篇,一區TOP期刊40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6篇,被Cell、JAMA等期刊引用5800余次,研究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8,2022)、中華醫學科技獎等,國內自主研究獲評專業領域年度全球十大進展和美國心臟介入“青年成就獎 ”(全球每年2人)。兼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青年委員,省醫師協會副會長、美國心臟病學會Fellow(FACC)、歐洲心臟病學會Felow(FESC)、Cardiovasc Innov Appl雜志副主編和PACE雜志編委等。
肖璇,醫學博士,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立眼科研究所(NEI)博士后。現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眼耳鼻喉醫院院長、眼科學科帶頭人、眼科學教研室主任、武漢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兼任中國醫院協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學科學研究管理分會委員、湖北省醫學會眼科分會候任主委、武漢醫學會副會長等職務。從事眼心腦泛血管疾病臨床診治、致病機理、應用轉化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10余年。牽頭建立了湖北省首個眼部疾病介入治療MDT團隊;“超選性視網膜中央動脈介入溶栓治療”被批準為I級新技術,救治超治療時間窗視網膜動脈阻塞患者數量居國際首位。構建基于預警關鍵靶點-血流動力學-視網膜圖像多模態人工智能預警系統,準確率達80%以上。相關成果發表SCI論文5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項,主編及參編專著6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教育部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湖北省重點研發項目等20余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和武漢市科技進步獎。獲湖北省生命健康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及最佳創意獎、最佳人氣獎、湖北省健康科普大賽總冠軍、武漢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醫療衛生人才、湖北省公衛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層次)、湖北省三八紅旗集體負責人等榮譽稱號。
葉少軍,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移植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務處副處長。從事肝膽外科、肝、腎器官移植及移植術后隨訪工作近20年,對外科肝膽疾病、肝癌肝移植、肝硬化肝移植、危重肝病(急慢性肝衰竭)肝移植、肝或腎移植術后疑難并發癥和移植術后隨訪等診治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刀和參與肝移植手術1000余臺和腎移植手術2000余臺。主要研究方向為肝臟移植和供體肝臟質量評估及維護。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發明專利6項;《背馱式肝移植》專著副主編,《中國人體捐獻器官獲取管理與質量控制》編委;獲得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3項、武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
章劍劍,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煙霧病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尤其擅長缺血性腦血管病(煙霧病、腦梗塞)的顱內外血管搭橋和內膜剝脫手術。在國際上首創新型側側吻合式“血流自主調節性”搭橋(都江堰式搭橋)術式,并受邀在世界煙霧病大會(2022年)上做專題發言,該術式在大大提高煙霧病搭橋治療效果的同時也顯著降低了搭橋術后因血流紊亂導致的并發癥。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文章25篇,其中多篇發表在Stroke,JNS等腦卒中和臨床神經外科頂級期刊上;參與編寫煙霧病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以唯一中國編者身份參編美國神經外科手冊的搭橋章節。入選武漢市中青年醫學骨干人才工程。
胡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醫學科常務副主任,一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梅奧醫學中心訪問學者。全國青年文明號號長、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負責人、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從事重癥醫學專業臨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長血流動力學監測治療和體外生命支持技術,新冠疫情期間擔任雷神山醫院北區ICU執行主任。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AMA、Critical Care Medicine、Critical Care等雜志發表論著20余篇,他引次數超30000次。兼任中國微循環學會重癥微循環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醫師協會重癥醫學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體外生命支持技術醫學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