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代表韓青:讓黨建強融入社會組織發展血液
“黨的二十大是一場思想領航、開啟新篇的盛會,很榮幸能夠再次作為黨代表參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報告,倍感振奮、深受鼓舞。”韓青說。
2017年,韓青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今年又光榮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這不僅是各級黨員代表對我個人工作的認可,更是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寄予厚望。”韓青同時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韓青是北京市科技領域社會服務機構第二聯合黨委書記、北京市風帆黨建促進中心黨建指導員,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多項殊榮。這位80后長著一張“娃娃臉”,卻做事干練、勤勉篤行,在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中煥發出“大能量”。
讓黨建強發展強理念融入社會組織血液
2009年,豐臺區馬家堡街道成為北京首批非公黨建試點單位,韓青作為全市第一批商務樓宇黨務工作者,負責馬家堡街道時代風帆樓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經過十多年努力,韓青和工作伙伴們積極探索黨委統籌領導、樓宇服務站分級運行機制,形成了“黨的一切工作到樓宇”的黨建新模式。
2018年11月,韓青加入北京市風帆黨建促進中心,擔任黨建指導員。在韓青看來,“變”是社會組織黨建的難點,“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少且流動性大,很多從業人員年齡偏大,但工作經驗豐富、思想活躍、敢想敢干,我就從人員結構的特點著手,抓住主要矛盾,穩步開展黨建工作。”
韓青用更變通的思維去適應社會組織的發展,辦公室可以是“活動”的,方便更多地走訪下戶和交流溝通;舉辦的活動可以是多元鮮活的,比如飛盤比賽、“劇本殺”等新鮮有趣的活動形式都可以嘗試。
“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就是要突出一個‘活’字。”韓青說,社會組織管理服務方式要靈活,堅持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貼近群眾需求開展黨組織活動,組織開展群眾歡迎、期盼的活動和服務,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寓教育于服務之中,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社會組織人員優勢要激活,發揮社會組織及其從業人員專業特長,主動與社區和其他領域黨組織結對共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揮社會組織聯系廣泛的優勢,組織黨員在業務活動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凝聚社會共識。針對從業人員流動性強的特點,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增強黨組織活動的開放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我們通過牢牢把握‘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原則,讓黨建強、發展強的理念融入社會組織發展的血液中。”韓青說。
把聯合黨委建設成社會組織“娘家人”
2021年5月,韓青擔任北京市科技領域社會服務機構第二聯合黨委書記。聯合黨委共覆蓋78家社會組織,這些社會組織的注冊地和實際辦公地橫跨整個北京城,跨度大、分布散。雖然可以用視頻交流,但韓青和工作伙伴仍然堅持一家一家跑、一地一地訪,因為“面對面才更親”,從而摸清了78家社會組織黨組織、出資人、員工、黨員等各方面情況,建立臺賬,了解需求,然后通過建組織、強管理、抓教育、優服務,讓社會組織把聯合黨委當成“娘家人”。
截至目前,聯合黨委下設17個黨支部,其中有6個流動黨員聯合黨支部,無黨員社會組織實現了黨的工作全覆蓋。此外,聯合黨委設立了13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窗口,開展了“讀一本黨的經典好書”“開展一次公益活動”“循一段黨的革命足跡”“看一場黨的紀念電影”“唱一首山歌獻給黨”的“五個一”活動,以及“學黨史,讀經典”、參觀黨史長廊和黨史小屋等既豐富多彩又增強學習活力和成效的活動。
一如既往認真履行好黨代表職責
開幕會后,韓青心情依然非常激動。她表示,總書記的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報告指引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為黨建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
韓青表示,接下來她將認真學習和領會報告精神,兢兢業業干事、勤勤懇懇工作,一如既往認真履行好黨代表職責,積極為社會組織黨建建言獻策。“我會把會議精神帶回工作崗位,傳達給社會組織,在基層一線宣傳好、發揚好、落實好,不負自己光榮的黨代表職責,把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到實處。”
來源:中國社會報
編輯:佳祥 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