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如熾,燃亮發展之路——我市基層黨建工作持續提質增效(黨建工作再提升)
鄉村振興如火如荼、基層治理井井有條、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始終飄揚著指引方向的鮮紅黨旗,凝聚著全市基層黨建工作迸發出的巨大動能。
2024年,我市始終把基層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深化抓黨建促進鄉村振興,推動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統籌開展好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秦皇島篇章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黨建促進鄉村振興:村莊和美 產業興旺
鮮紅的黨旗,映紅了鄉村和美、村民富裕之路。
海港區杜莊鎮廖莊村通過黨建引領、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讓這個傳統村落舊貌換新顏。
“我們村積極探索‘黨建 志愿服務’模式,28名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等志愿者組建了志愿服務隊,整治村容村貌,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提升?!绷吻f村黨支部書記周利群說。
“過去,村里沒有收入,現在,有了‘半畝園’民宿項目,五套農家小院已經全部租出去了,村民年收入在7萬元左右?!敝芾核f的“半畝園”民宿,是廖莊村利用村集體閑置廠房,通過合作社的方式、村民自愿集資入股,打造的農家特色民宿項目。現如今,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集體閑置的土地也得到了利用,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村民也得到了收益。
在山海關區北營子村,平坦筆直的水泥路兩側,白墻灰瓦的民居整齊劃一,別致的紅色“中國結”路燈和“闖關東”“民族風情”等主題特色文化墻裝點著村民們的幸福生活……近4年來,北營子村集體收益達到40萬元,帶動村民增收約7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元。
據了解,山海關區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依托中國長城博物館建設,以北營子村為重點,高標準建設長城文化黨建示范帶,實現了組織建設、長城文化、村域產業、黨群服務的全面聯動。
昌黎縣做好駐村干部選派管理工作,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充分發揮作用。2024年,昌黎縣先后選派8支鄉村振興工作隊、29支干部下沉工作隊,共111名駐村干部下沉基層一線。工作隊和駐村干部聚焦各項重點幫扶任務,苦干實干、擔當作為,走訪群眾1.1萬余戶(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800余件,堅持“一村一策”制定發展項目,共計協調爭取各類資金410萬元,助力廣大鄉村實現班子強、產業興、環境美、社會穩。
黨建引領,讓一幅幅鄉村美、產業強、農民富的新畫卷在山海間徐徐鋪展開來。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群眾可感 幸福可及
我市以紅色宣講、政務上門、健康義診、積分換物等為主題,開展黨組織領辦“便民市集”活動,推動各類公益便民活動深入基層,并將活動拓展為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優化治理的重要平臺。
2024年7月20日,“孤竹慢悠游·便民市集”啟動儀式暨“點亮藝術星空”系列活動在盧龍縣行政中心廣場舉辦。黨組織牽頭、部門參與、文化搭臺,為群眾提供了健康服務、美食體驗、直播助農等一體化、多樣式的便民服務“組合套餐”。
2024年9月13日,撫寧區開展“村社攜手共建、服務溫暖萬家”黨組織領辦便民市集活動。撫寧鎮的燕山板栗、留守營鎮的有機韭菜、茶棚鄉的鐵皮西紅柿等特色農產品在助農推介區展示,11個社區和14個村在村社共建區現場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志愿服務區的100多名黨員志愿服務者提供愛心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得到群眾的廣泛歡迎。
2024年9月19日、20日,昌黎縣“鄉村振興杯”村BA籃球聯賽暨農村黨組織領辦便民市集活動在十里鋪鄉西山場村舉行,現場開展了籃球比賽、文藝表演、農特銷售、政策宣講、便民服務等豐富多彩的農體文旅活動。活動通過村黨組織搭建平臺、農戶出攤經營、村民結伴趕集的“黨建 便民”模式,激發了廣大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提升了廣大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昌黎縣“村BA”籃球聯賽激情開賽。
“我們將繼續以‘便民市集’為橋梁,不斷探索多樣化、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模式,確保黨的關懷與溫暖能夠精準送達每一位居民身邊,讓幸福在家門口可感、可及?!?span id="yqmkgsqmmw6"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8811279">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大江表示。
海港區天洋新城社區便民市集活動現場。
據了解,2024年,我市累計舉辦各類黨組織領辦的“便民市集”等活動300余場次。這些“很村、很土、很幸?!钡摹氨忝窦小薄绑w育活動”成為匯聚基層、服務群眾、有效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形式,切實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動能和質效。
黨建聚焦新興領域:服務暖“新” 賦能用“新”
“以前中午沒地方吃飯,經常隨便買些小吃對付一口?,F在有了‘友好食堂’,用餐環境好,優惠力度也不錯。”1月7日,正值臘八節,送完午間用餐高峰期的最后一筆訂單,海港區外賣騎手秦宇在位于建國路的“‘秦快哥’友好食堂”——古城社區食堂內,吃上了熱乎乎的臘八粥。
2024年以來,我市各縣區相繼推出一批“‘秦快哥’友好食堂”,為“送餐小哥”們解決了看似瑣碎卻十分重要的就餐問題。
“‘秦快哥’友好食堂”是我市打造新就業群體多元友好場景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友好食堂”根據各自實際,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提供折扣套餐、延時留餐、歇腳休息、飲水補給、手機充電等關愛服務。
外賣騎手在“‘秦快哥’友好食堂”就餐。
2024年12月18日,我市舉行“秦快哥”友好社區創建啟動儀式,此次活動旨在積極回應解決外賣配送員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進門難、上樓難、停車難等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明確外賣配送員和物業從業人員管理規范,為雙方營造更加友好的工作環境,共同暢通配送服務“最后一百米”。
“我們將通過簡化門崗登記程序、平整道路、設置臨時專用停車區域等措施,為快遞、外賣小哥在社區內配送提供更多便利。”興龍物業法人代表王瑛表示,將全力保障“秦快哥”配送工作順暢無阻、精準送達。
黨建聚“新”、服務暖“新”、賦能用“新”,我市還深度挖掘新就業群體機動靈活的職業優勢,將370余名“秦快哥”納入基層網格員隊伍,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通過兌換獎品、寄送表揚信、聯合行業監管部門常態化開展“先鋒在涌現·值得被看見”活動等方式,激發新就業群體參與城市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與城市發展融合互促、精進雙贏。
市委兩新工委專職副書記喬雪飛表示,將繼續協調各方資源,進一步擴大友好場景內涵,解決新就業群體“醫、食、住、行、學”等方面的民生問題,促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穩定就業,推動他們更好地融入城市基層治理,共建共享發展成果。
記者:儲學敏
編輯:張程程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