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頭條丨黨建引領蹚新路 社會工作啟新程(新建街道鑄魂耕心黨建社會工作)
我市構建市縣鄉一體化社會工作體系,奮力開創新時代泰安社會工作新局面
黨建引領蹚新路 社會工作啟新程
社會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作為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成立的新部門,市委社會工作部自2024年3月份組建以來,爭創模范機關,鍛造一流團隊,黨建引領蹚出新路徑,社會治理取得新成效。
回望來時路,郁郁滿芳華。成立近一年來,市委社會工作部組班子、建隊伍,摸底數、明思路,構建了市縣鄉一體化的社會工作體系,在新興領域黨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凝聚服務群眾等方面全面打響泰安社會工作品牌。
強化政治機關意識
打造泰安社會工作品牌
2024年,市委社會工作部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堅持部門籌建和業務工作同步推進,全市社會工作開局良好、基礎扎實,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從成立伊始,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時刻牢記政治機關的根本屬性,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11次,開展“我的業務我來講”12次,首批5名年輕同志到社區蹲點鍛煉,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政治生態建設有關做法在全市推廣;與山東農業大學合作建立社會工作研究基地,以常態化的理論研究指導工作實踐創新,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法,開展集中調研8次,形成調研成果15篇,在全省社會工作理論研究和信息宣傳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針對社會工作點多面廣、抓手不足現實情況,聚焦難點堵點薄弱點,梳理23項重點任務,以小切口牽引整體推進,年內5項重點工作納入全省試點,3個項目列入全省基層治理創新實驗區,入選數量位列全省第一。
中央、省委有部署,泰安見落實。去年以來,市委社會工作部探索“機制推動、活動拉動、典型帶動、責任驅動”工作方法,構建“縱向聯動、橫向協同、內部暢通、高效運轉”工作格局。規劃“1 4”工作機制框架,即建立市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與28個成員單位定期研究基層治理重點事項;圍繞4個工作領域,完善“兩新”工委運行機制,建立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人民建議征集全鏈條工作推進機制、志愿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打造泰安社會工作品牌。
抓好新興領域黨建
創新黨建工作理念方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社會工作領域改革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
“三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基層黨建的重要陣地,抓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是市委社會工作部的重要職責。市委社會工作部以深入開展“雙融雙創”行動為總抓手,著力完善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組建了94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兩新”組織綜合黨委,全部實體化運行,實現了社會工作在基層深度扎根筑基和精準高效對接;扎實推進“兩個覆蓋”攻堅,全市重點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單建率提升了41個百分點,向新組建黨組織撥付啟動經費55.5萬元,新建群團組織1884個。
春節剛過,位于新泰經濟開發區的山東瑞泰玻璃絕緣子有限公司已開足馬力加大生產。據公司生產技術總監付建新介紹,該企業2024年產值超過3億元,公司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扎實的黨建工作。
近年來,公司創建“紅領瑞泰服務先鋒”黨建品牌,以“黨建優”引領“管理優”,把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管理,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我們黨支部現有黨員13人,他們在企業技術創新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模范帶頭作用,如去年我們進行的一項創新項目,原計劃4個月完成,在其中兩名黨員的帶頭攻堅下,提前1個月完成,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付建新說。
“我們打造‘紅色驅動’黨建品牌,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匯聚了強大動能。去年以來,我們共簽約項目32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宇道自動化、中農植業等20個項目落地開工。”新泰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李強說。
聚焦“黨建強、發展強”,市委社會工作部推動新興領域黨的建設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泰山紅鏈”工程,依托產業鏈建立制造業行業協會商會體系,吸收會員企業532家,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問題789個。市委社會工作部實施“融合聚能·益企前行”工程,制定13條具體措施,建立區域性黨組織28個,引領保障園區和“兩企三新”聚集區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產業社區”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集成化、入駐式、全周期服務,實現像服務居民一樣服務企業;開展“難題揭榜”攻堅,各縣市區及行業黨委揭榜破解企業痛點難點問題23項。
在泰山區岱廟街道東湖社區,“暖新”驛站門口懸掛有小區樓號指引圖、設置騎手停車位,室內手機充電站、報刊欄、熱水、急救箱一應俱全。
“以前我們進小區,有些樓號看不清,非常不方便。自從建了騎手友好社區后,我們進小區方便了,樓號都很清楚,送餐也方便。”外賣騎手王碩直言“感覺很溫暖”。
目前,像東湖社區“暖新”驛站這樣的新就業群體服務陣地全市共有819處,服務全市近7萬名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就業人員。“暖新”工作是市委社會工作部創新黨建工作理念方法的生動體現,把思想政治引領與凝聚服務結合起來,以打造“泰暖新”服務品牌為有效抓手,著力加強“友好場景”建設,建立“友好社區”10個,發揮社區黨組織關愛凝聚前沿陣地作用。同時,建設騎手食堂、騎手藥堂等257家,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法律服務710余次、健康體檢1200人次、意外傷害保障3200余份,通過解決“關鍵小事”,把溫暖送到新就業群體身邊。
深化黨建共建聯建
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為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作用,市委社會工作部優化基層黨組織體系,深化黨建共建聯建,深化基層減負、強化社區治理,不斷匯聚治理合力。
“小馬拉大車”一直是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推進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八大類62個問題整改銷號,建立21項長效機制,“先賦能后減負”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廣。
提起基層減負,岱岳區天平街道九女山社區干部深有感觸。“我們通過‘清單’松綁、‘摘牌’減負等措施,社區職責更清晰了,社區干部不再被瑣碎的臺賬和檢查困擾,從繁雜的事務中脫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為居民服務。”九女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曹虹說,減負不是減責任,而是讓我們能更高效地服務群眾,現在我們有更多時間走到居民身邊解決實際問題。
九女山社區通過搭建協商議事平臺,探索“黨建引領 多元參與”模式,讓居民、物業、社區干部、志愿者等多方共同參與社區事務的討論和決策,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2024年以來,該社區組織議事協商會議8次,解決民生實事12件。
同時,市委社會工作部積極補充社區工作力量,目前,全市每萬名城鎮常住人口配備社區工作者18.5人。人員數量增加的同時,素質也在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全市舉辦社區工作者培訓班28期,覆蓋6726人次,2024年,全市社區工作者持有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比例較2023年提高8.5個百分點。
市委社會工作部基層治理工作突出典型引領、總結特色、培樹品牌、以點帶面,2項工作獲選全國社會工作黨建創新典型案例,社區工作者“六個一”能力提升工程、紅色合伙信用體系、鎮街賦權增能等一批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廣。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匯聚社會工作發展力量
近一年來,市委社會工作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站穩人民立場,厚植為民情懷,把服務和凝聚群眾體現到履職盡責全過程、各方面,為全市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持續推動信訪突出問題攻堅化解,全力落實信訪事項“一次辦好、群眾滿意”,初次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群眾參評滿意率均位于全省前列;制定印發《關于打造“泰山建言”人民建議征集品牌建立全鏈條工作推進機制的實施意見》,選聘33名特邀建議人,設置26個直報點,及時匯總日常征集和專題征集中發現的典型案例,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分5大專題先后開展2次主題征集活動,征集高質量建議53條,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相關做法被中央社會工作部推廣。
開展特色志愿服務也是市委社會工作部為民服務的重要工作。去年,市委社會工作部建立全市志愿服務項目孵化基地,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專業社工 志愿服務”融合發展新模式;豐富完善“菜單式”志愿服務模式,開展“文明有禮 溫暖有愛”志愿服務助力旅游環境提升等系列活動;打造志愿服務主題公園、“志愿者號”主題公交等宣傳陣地。截至目前,市委社會工作部實施志愿服務民生項目120余類,3個項目在全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獲獎。
“泰山小荷公益”創始人和西梅從事公益事業近19年,作為一名基層志愿組織負責人,她深切感受到市委社會工作部對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視與支持。
和西梅說:“市委社會工作部在推動志愿服務專業化和常態化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工作指導和政策支持,幫助我們鏈接更多社會資源,推動公益組織良性發展,更深層次融入社會工作體系中。”
春風送暖迎新歲,千帆競發啟新程。站在新起點上,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市委社會工作部審時度勢明確了下一步發展思路。
“我們將強化‘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一個統領,攻堅‘新興領域黨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凝聚服務群眾’三項重點,優化‘機制推動、活動拉動、典型帶動、責任驅動’四條路徑,不斷提標準、提效率、提能力,奮力開創新時代泰安社會工作新局面。”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趙相鑫說。
來源:望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