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賦能高 發展后勁強(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
![]() 黨員在中共三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 |
![]() 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是全市首個區級黨群服務中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 |
![]() 普華永道的黨員活動室 |
![]() 安永華明的黨員活動室 |
本版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除署名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這個偉大工程就是我們黨正在深入推進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站上建設全球城市、創新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的更高起點,廣州亟需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保駕賦能,以堅強的組織、純潔的作風、與時俱進的理念,去引領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邁向理想中的宏偉愿景。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宏偉的事業需要高素質的隊伍。在抓好換屆后領導班子建設的基礎上,廣州緊扣高素質專業化要求——
聚焦“關鍵少數”強擔當,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專題研討班,集中培訓230多名市正局級以上領導干部;
聚焦年輕干部強黨性,舉辦“雙百”年輕干部培訓班,對100名局級和處級年輕干部開展集中培訓;
聚焦培養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選派39名干部分赴英國等國學習金融建設和規劃管理;
“還要把‘墩苗’作為干部培養鍛煉的必修課。”廣州市委組織部為此先后選派2600多名干部在精準扶貧、對口幫扶、基層治理等一線培養鍛煉,并探索國企領導人員后備干部培養和職業經理人人才庫建設,提供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選人用人經驗做法。
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和黨風。今年初,廣州市委以一號文出臺了《廣州市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把黨的十九大相關決策部署和中央《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原則性要求細化為具體的行動性舉措。
“茅臺專賣店怎么也賣起了辦公用品”“6月份某國企總部飯堂經費開支大幅增加”……針對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廣州市紀委構建“云治理”工作模式,定期收集財稅、公安、審計、法制、巡察、信訪、公車管理等部門工作數據,重點排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亂發津補貼、違規出國(境)等突出問題,通過對數據的深入分析和比對研判,精準查糾隱形變異“四風”及其背后的腐敗問題。
2017年以來,廣州更將巡察“利劍”深插基層,在全市11個區探索開展異地交叉巡察。截至今年4月初,已完成的三輪交叉巡察發現各類問題3105個,移交問題線索737條,通過巡察整改挽回經濟損失1.325億元。
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隨著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從經濟形態、社會環境到人口結構、群眾訴求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廣州迎來新課題:全領域的黨建工作該如何統籌推進,與社會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
廣州的思路是聚焦提升組織力,推進支部工作標準化,引領基層黨建規范化:通過實施國企黨建“強根固魂”工程,市屬國企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身挑,在崗黨員總經理兼任黨委副書記比例均達100%,專職黨委副書記配備率90.6%;發揮黨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作用,推動教育、衛生、公安等行業系統黨建上水平。
放眼廣州“兩新”組織,正以黨建為推手,暢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交出一張具有地方發展特色的答卷:4.2萬家規模以上的非公企業、7700多家登記注冊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91.1%和86.1%,黨的工作均已實現100%全覆蓋。
“黨建也是生產力。”廣州立白集團負責人以企業的實踐證明,黨建抓好了,黨組織就是推動企業乃至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正是有黨組織的保駕護航和堅強引領,短短20多年,立白從一個蹣跚起步的小廠家,變為現在擁有12大生產基地、30多家分公司,年銷售收入超150億元的大型日化龍頭企業,創造了民族品牌的輝煌。一段企業與城市攜手共進的故事,為“黨建促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合伙人里黨員多
——走近“會計行”里的黨組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
透過家喻戶曉的普華永道和安永華明,可一窺廣州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黨建與業務正深度交融:在安永華明廣州分所,7位本土合伙人中,6人是中共黨員;在普華永道廣州分所,涉及國企項目的人員配置中,黨員要求占比40%以上。正如安永華明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黃寅所說:“成立黨組織,通過黨建活動來促進業務發展,這是大時代的要求。”
“如何通過黨建來促進業務,這是我所黨委的工作重心。”2016年12月,普華永道廣州分所基層黨組織成立了廣州地區第一家設立基層黨委的會計師事務所。該所黨委書記是有著超過18年黨齡的資深合伙人陳建翔,他說,普華永道廣州分所的黨建活動,主要為促進與國企客戶之間的互動關系。黨員會計師在工作中會主動向國企客戶亮明身份,以黨組織為紐帶,一來二往便拉近了彼此關系,“這層關系超越了一般客戶與會計師,猶如胸懷同一志向的朋友、戰友般,緊密而互信。”
普華永道黨建工作如火如荼,正在感召黨外人士。“與一群優秀黨員一起工作,感受到黨建工作與日常業務的天然聯系。”普華永道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黨外人士王斌告訴記者,身邊的黨員同事無時無刻不用實際行動展現,優秀人才所應具有的日常業務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精神等全方位優勢,讓他們日漸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干。在一些重要事項,尤其是涉及國有企業項目的團隊配置中,她要求黨員占比至少達40%。
作為一家世界性專業服務機構,普華永道需要擔當聯結四海的橋梁角色——借助廣闊的全球網絡資源,將投資機會和市場信息向中國的發展參與者分享,幫助他們打開世界之窗,及時對接項目機會和各地資源。王斌說,這得益于在日常的黨建活動中,優秀黨員員工帶動身邊同事去了解國家宏觀政策,讓事務所的站位更高,為對外業務水平帶來實實在在的提升。
“成立黨組織,通過黨建活動來促進業務,這是大時代的要求。”安永華明廣州分所主管合伙人、黨委書記黃寅表示,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進入廣州,伴隨20多年的業務發展,他們發現黨員在帶頭作用、凝聚同事人心上均起著明顯作用。
安永華明廣州分所一直奉行“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的“雙培計劃”。目前該所的7位本土合伙人中,有6人是中共黨員。僅近兩年,該所便發展了2名合伙人和1名高級經理成為黨員。企業發展愿景與黨建工作的緊密融合,于此可見一斑。
“以黨建來促進業務發展”在安永華明廣州分所是一句實在話。黃寅告訴記者,在日常業務的項目組中,該所采取“黨員 群眾”的組成形式。采用這種管理機制,一是為了讓黨員在實踐中發揚先進性,同時也實現了群眾對黨員的監督、學習;二是便于通過公司內部的評價系統,開展黨員批評和自我批評,落實黨委對項目組內黨員的更高要求。
一葉知秋,見微知著。“越來越多的黨員在工作中主動亮明身份,很多年輕人也積極地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廣州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委書記連富生說,安永華明和普華永道的發展新篇章,是全行業對總書記關于黨建事業囑托的踐行與回應,這份答卷才剛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