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強基須強師:第六屆育人故事三等獎李天唱——《柔情似水,蕩起愛的碧波》
編者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怎樣才能成為好老師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條標準: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鼓勵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要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充分展現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辦的全市迎接慶祝教師節的重要活動,每屆都有數百所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參與其中,近萬余名教師深情講述。在第六屆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師講述我(我們)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動中,豐臺區教育系統中小幼不同學段的教師代表積極參,25位教師獲獎。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每個好老師都有自己感人的故事,
在講臺上,在校園里,在家校間,
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遞愛……
讓我們通過這些獲獎教師的小故事,共同感悟教育的大道理,收獲育人智慧、錘煉育人本領、堅定育人初心。
李天唱,北京市豐臺區第一幼兒園教育集團教師。多篇論文并獲得國家、市級獎項。
一起來看看她的育人故事——
柔情似水,蕩起愛的碧波
溫柔似水,慢慢沁潤著我們的心靈;溫柔似光,悄悄給予我們溫暖的力量;溫柔似手,輕輕撫慰著我們的傷痕;溫柔也是一種力量,它能夠幫助我們筑起愛的圍墻。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道德情操,掌握扎實的教學知識,永遠保持一顆仁愛之心,不斷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
一、溫柔似水,沁潤心靈
剛剛畢業來到新班級孩子們身邊的我,顯得手足無措也有些迷茫,面對這么可愛的孩子們,我非常想和他們拉近距離,可是卻不知道如何開口。看到孩子們和熟悉的老師說著自己天真的想法、描述著自己開心的事情,別提多羨慕了。直到一位小天使的出現……
這位美麗的小天使長著大大的眼睛,一頭短發顯得干凈利落。剛開始的我對于她的印象并不深刻,因為她不愛說話,總是自己呆在一個小角落。直到有一天,她吃著吃著飯,突然哭了,于是我趕忙走到她的身邊,詢問她哭的原因。先開始,她并沒有回應我,有可能是對我的不熟悉和不信任,但是我沒有放棄,向她表明了我的善意:“熹熹,你怎么啦,我只是想和你成為好朋友,你告訴我,我就可以幫你一起想辦法了。”只見她眼睛中繼續冒出來了幾顆晶瑩的淚滴,支支吾吾地說出了“不想”兩個字。于是我腦中開始飛快地搜索,她到底是不想什么呢?不想吃飯?不想睡覺?不想跟我說話?于是我試探著繼續詢問:“是不想吃飯嗎?”她點了點頭。為什么不想吃飯呢?我又繼續猜測,后來終于猜到是不愛吃菜中的蘑菇。得知熹熹哭的真正原因,我先讓她離開了飯桌,我們找到了她平時喜歡呆的小角落,讓她坐在了我的腿上,只是抱住了她,等到她的情緒穩定了,便讓她回到座位上,吃完她能接受的菜。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對她不強求,慢慢引導,有一天她突然把空盤子給我展示,原來她把盤子里的菜都吃光了。還有一天她突然找到我興高采烈地和我分享和哥哥的趣事。
這是我和孩子的第一次擁抱,第一次親密接觸,在這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和孩子擁抱的甜蜜,也是我第一次那么迫切地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很慶幸,熹熹愿意信任我,給予我走近她的機會。就這樣,溫柔給予了我們相處的空間,慢慢沁潤孩子們的心。
二、溫柔似光,給予我們溫暖的力量
溫柔的確是我的代名詞,在日常生活中的我一直也是善良溫柔地對待身邊的人。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有段時間我一直在存在自我懷疑:我的溫柔是不是非常沒用,甚至是負面作用呢?班級中的幼兒都比較有個性,我覺得在和這樣的孩子相處的時候有些費力,我的溫柔好像一點作用都不起了。這讓我開始自我懷疑。正當我試圖改變自己的時候,家長們的反饋給予了我無限的力量。
從家長們給我的反饋中,我得知,其實我的孩子們深深地愛著他們這位溫柔的唱唱老師。雖然他們平時有時候會很淘氣,不怎么會主動地把對我的愛意掛在嘴邊,但是他們會把我的愛對自己的媽媽說,對小伙伴說,也會悄悄地藏在心里。他們會主動邀請我去自己家里玩,會跟我分享好玩的玩具。會在和家人出去玩的時候還想著跟我聊天,并且給我帶回來一個他們認為最好看的小貝殼。也會在得知我不能與他們朝夕相處時表達出對我的不舍和遺憾。這些都是孩子們對我濃濃的愛,也是對我最高的肯定。家長們的反饋讓我更加堅信溫柔帶來的溫暖力量。
三、溫柔似手,撫慰傷痕
我們在遇到困難、困擾的時候難免會情緒低迷,想要尋求安慰,孩子們也不例外。在班級中,有一位可愛的小女孩叫米果,她十分喜歡來幼兒園,每天都會催著媽媽加快來園的腳步。可是突然有一天,米果突然吵著鬧著不來幼兒園了,媽媽把她送到幼兒園時她也撅著小嘴,耷拉著小臉,家里人詢問了原因,米果也沒有說。在幼兒園的米果一整天也是悶悶不樂,一言不發,誰也不搭理。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家長也十分焦急,我也很擔心。于是我主動找到了米果,把她邀請到娃娃家舒適的沙發上了解她內心的想法及原因。開始,米果并不想和我交流這件事情,但是我跟她表明“好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幫助,身為好朋友我希望她開心”。經過我不斷猜測和排除,終于得知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米果和姐姐發生了小矛盾,米果非常不開心。隨后我抱著米果安慰了她,并且和她商量了她能夠接受的解決辦法。接下來就是甜蜜的陪伴。慢慢地,米果不哭了,可是情緒依舊不高漲。接下來的幾天早上,我連續用最熱情的態度單獨迎接米果來園,慢慢地,米果又回到了之前開心的樣子,我們心中的擔憂也終于消散了。米果媽媽之后跟我說,米果覺得唱唱老師最溫柔了。
正是這溫柔的交談,打開了孩子心中的隔閡,讓她愿意和我交談,分享心中的秘密,正是這種溫柔的情感帶給了孩子溫暖,撫慰他們心中的傷痕。身為一名老師,我們更加要具備的就是仁愛之心,以愛育人,將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溫柔帶給了我明確的定位,讓我的教育更有力量。溫柔是一種紐帶,讓我和孩子們的心靈離得更近,溫柔也是一種智慧,讓我更加便捷地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