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融共生”文章,激發基層黨建活力(六融工作法)
文/李小虎 侯江偉 張杰
甘肅四建2022年“三優工程” 授牌儀式
2022年6月28日,在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四次黨代會謀劃“十四五”戰略規劃的同時,集團黨委同步繪就了“十四五”黨建藍圖,實施強標準、成體系、亮品牌策略,構建“4 2”黨建體系,開展“六個百分之百”行動,推進“雙百雙十”工程,積極構建探索“六融共生”黨建工作格局,激發基層黨建紅利,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將公司打造成為現代化一流企業。
通過實施強標準、成體系、亮品牌策略,公司黨建年度目標是“一年一重點,五年成品牌”:開展“基礎保障提升年”行動,以對標促提升;開展“黨建融合發展年”行動,以融合促發展;開展“黨建體系建設年”行動,以體系促實效;開展“黨建品牌創建年”行動,以創新促品牌;“開展典型引領推廣年”行動,以典型促引領。
構建“4 2體系”:在甘肅建投“四體系一機制”的基礎上,建立“4 2”體系,建強“兩級三層”組織體系、做實“三單一制”責任體系、完善“千分制”考評體系,構建“六位一體”監督體系,強化“重心下移”保障體系、健全黨建品牌創建體系。
開展“六個百分之百”行動:黨組織100%覆蓋到位,黨建工作100%開展到位,黨建責任100%傳導到位,黨建入章應進必進100%執行到位,黨務專兼職崗位100%配備到位,黨建考核100%評價到位。
推進“雙百雙十”工程:培育集聚“100”名政治素養高、黨建能力強、服務中心有力的基層黨務工作者,創建“100”個“三優項目”“黨員突擊隊”“黨員示范崗”等黨建載體;選樹培育“10”個標準化基層黨支部,宣傳推廣“10”個黨建品牌案例。
近年來,甘肅四建集團黨委積極構建探索“融入、融合、融通、融智、融煉、融情”六融共生黨建工作格局,連續四年獲得甘肅建投黨建工作考核A級評價,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進步。
黨員突擊隊在民樂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建設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機制融入
守正企業正確發展方向
甘肅四建集團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工作要求內嵌到公司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各個方面,持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逐步健全以企業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厘清了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決策權限,充分發揮了黨委在重大問題決策中的把關定向作用。不斷探索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以及“三項制度”改革工作,圓滿收官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成了“三供一業”、農業總場、省建裝飾公司移交工作,完成退休人員2693人的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完成5家子公司混改工作,調整優化組織機構,壓縮管理層級,現代企業制度彰顯了新優勢。
黨建融合
打造堅強有力政治堡壘
建強“兩級三層”組織體系,按照“四同步”“四對接”要求,堅持橫向全覆蓋、縱向全鏈接,持續鞏固和加強“兩級三層”組織架構,先后編制《黨建標準化管理手冊(試行)》等15本黨建實務參考叢書,有效提高了標準化管理水平。九公司與讀者集團、七公司與敦煌研究院等分別成立項目臨時黨支部,金屬結構制安公司黨支部榮獲“甘肅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公司黨支部榮獲“全省標準化先進黨支部”和“甘肅省國資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做實“三單一制”責任體系,建立了公司黨委、黨委書記、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員等12類黨建責任清單,重點抓實《黨委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黨員積分制考核清單》《三級黨建聯系點制度》“三單一制”責任清單,建立了公司領導聯系基層、基層班子成員聯系項目和班組、黨員聯系群眾的《三級黨建聯系點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完善“千分制”考評體系,不斷完善黨建考評工作機制,持續優化黨建考評標準和經營考核辦法,實現黨建成績占經營指標的20%、經營指標占黨建考核的20%,達到雙融雙促。強化“重心下移”保障體系,持續抓好分散條件下的黨員教育,從項目分散、黨員流動的實際出發,通過“學習強國”“甘肅黨建”“四建云大學”等載體,使教育覆蓋到每一個黨員。健全黨建品牌創建體系,推行“支部 工作法”,形成了“一支部一做法一亮點”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格局。打造了甘肅省首個企業黨建文化主題園,先后接待訪客3萬余人。2篇文章被《國企》雜志評為“黨建經驗交流優秀作品”,5個課題成功申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重點課題并獲科研成果一等獎,2個案例被納入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匯編》中,被評為“年度理論成果一等獎”,4篇論文被評為“中國工業企業創新成果二等獎”,釋放了基層黨建工作新活力。
人才融通
鍛造干事創業中堅力量
實施“引才”工程,深入推進人才強企戰略著力抓好管理型、技術型、服務型“三類人才隊伍”建設。多渠道引進、培育專業技術人才,共引進各類人才605人,一級建造師由78人增加到269人,形成了一支專業精、能力強、視野寬、素質高的“鐵軍”,干部人才隊伍展現了新風貌。實施“用才”工程,嚴格落實和完善中層干部任用、管理、監督、日常履職考核等制度辦法,適時進行交流和調整,精準選拔中層干部;開展優秀年輕干部專項調研,建立了100余名優秀年輕干部管理庫和儲備庫,一批“90后”進入中層管理干部行列,干部隊伍素質更加優化、結構更為科學、戰斗力更加旺盛。實施“育才”工程,全面推進干部大規模培訓,通過每年全司中層人員全覆蓋的制度化輪訓,與甘肅省委黨校、大連干部學院、甘肅建投黨校等聯合舉辦領導力提升班等有力措施,促進了兩級班子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顯著提升。實施“留才”工程,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按照精簡高效的工作原則,推動機關“健身”、基層“瘦身”、項目“強身”,促進了兩級機關和項目部瘦身提效。投入180余萬元打造青年人才公寓,為引人留人用人創造了良好條件。
品牌融智
營造聚力奮進濃厚氛圍
厚植企業精神譜系,凝練了“善建筑誠、競合相依”等企業核心價值觀以及構建了“紅色引領、綠色發展、藍色印象、黃色警示”為核心的“四色文化”體系;開展“喜迎二十大、建功七十載”主題宣傳,召開建司70周年慶祝大會、文藝匯演和職工書畫展,對不同歷史時期的10名老職工及勞模代表進行表彰;啟用了企業文化展廳,發布了《司志》,厚植了企業精神譜系。講好四建故事,統籌“一網一微兩號”線上線下宣傳矩陣,對內對外及時發布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重大信息。近年來,累計在人民網、新華網、《甘肅日報》等國家省市主流媒體上發表稿件800多篇,有力塑造了企業品牌形象。先后獲得“甘肅最具影響力企業品牌”“甘肅省十佳卓越建筑企業”和“全國建筑行業企業最具影響力微信公眾號”等榮譽。展現四建擔當,在疫情防控中,累計捐贈500余萬元物資用于社會防疫和隔離點建設,特別是在西固區方艙建設中,7天圓滿完成了8個艙2.7萬張床位的艱巨任務,發揚了四建“鐵軍精神”,得到了政府和甲方的肯定;投身隴南抗洪搶險救災之中,為數萬群眾打通了生命通道,被當地政府授予“抗洪搶險先進集體”錦旗;積極做好扶貧村結對幫扶工作,助力22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這些奮力拼搏與責任擔當,使企業品牌形象達到了新高度。
作風融煉
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了責任清單,完善了規章制度,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嚴格落實監督檢查考核工作制度,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常態化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編制了《廉潔文化手冊》,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著力構建教育、預防、懲治一體化的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體系。認真落實監督責任,聚焦主業主責,突出政治監督,做實做細日常監督,開展專項監督,認真構建監督制約體系。不斷加大監督執紀力度,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體現對黨員干部最大的關愛;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圍繞虧損項目整治、廉潔風險防控排查、重點工作監督檢查,實施了項目管理專項檢查,提高了企業整體管控水平。開展了“落雁歸隊”行動,對受到通報批評的基層單位班子和科級干部進行回訪調研,切實幫助干部“落雁歸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始終立責于心履責于行,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新成效。
人文融情
匯聚改革發展強大力量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積極推動歷史遺留登記難工作,為4204戶職工群眾辦理了住房產權證;投入600余萬元努力改善職工辦公環境,9家基層公司喬遷新居,機關食堂煥然一新;持續破解職工住房難題,為600余名職工改善了住宿條件;堅持共享理念,職工收入與企業發展實現了同步增長。充分發揮群團組織職能,將群團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格局,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推動了群團工作由各自“唱戲”向同臺“匯演”轉變。工會組織扎實高效開展品牌活動,近年來累計發放物資600余萬元、發放助學及困難幫扶資金200余萬元,先后榮獲“甘肅五一勞動獎狀”“甘肅省模范職工之家”“甘肅省創新型班組”等稱號。共青團組織扎實推進“一團一品”特色工作,抓實抓細八省區聯賽、青年突擊隊、青工業務競賽等“青”字號工程,近年來累計簽約導師帶徒550對,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書2000余份,先后榮獲“甘肅省五四紅旗團委”“甘肅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等稱號。
2022年,公司經受了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考驗,頂住了疫情持續蔓延的不利影響,全年簽約訂單131.42億元,完成經濟總量104.1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15億元,企業總資產達到128億元,先后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等國家級獎項,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國企》雜志2023年6月號(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