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建紅”守護“生態綠”——渭南市環境科學研究中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工作紀實
4年前,按照市委市政府機構改革要求,渭南市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簡稱市環科中心)由市環科所、輻射站、固體廢物管理中心整合改革而成。這一整合并非簡單的職能堆砌,而是基于對污染防治綜合治理科技支撐的深刻洞察與戰略布局,經過系統梳理與優化重組,構建起“支撐、科研、服務”全方位生態環境科技管理體系。
市環科中心成立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切實把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加強黨建引領,強化生態支撐,深刻改變著秦東大地——污染治理用上了“千里眼”,環境監管信息智慧平臺一網觸達,“三線一單”分區管控更為精準,充分“把脈”環境技術審查,高位謀劃專項規劃,重點聚焦工程項目申報,堅定繪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藍圖,致力于做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渭南實踐者。
黨建強則事業強,黨建興則事業興。市環科中心自成立以來,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面對單位重組、黨員干部不熟悉、黨建業務融合不充分的實際,在市生態環境局黨委堅強領導下,第一時間選優配強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建的政治引領作用,以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決策支撐為宗旨,著力推進黨建工作與環境科研服務銜接、過程融合、落實同步,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極主動做好環??蒲小⒆鰞烅椖糠铡⒆鰪娚鷳B支撐、做實環保項目,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渭南提供堅強科技保障。
黨建引領聚合力
黨建就是生產力。市環科中心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扎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實干實績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支部建設從“嚴”字做起。市環科中心堅持以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目標,明確支部書記是抓黨建第一責任人,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健全了“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全面修訂完善了《市環科中心規章制度匯編》,涵蓋作風紀律、財務管理、公務接待、項目管理等方面共20項規章制度。堅持科學建立黨員考核評價機制,推進黨員量化積分管理。
黨員教育從“?!弊肿銎?。市環科中心堅持組織集體學習和環境科研大講堂,堅持運用學習強國、渭南互聯網 黨建等平臺,倡導把加強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和一種思想境界,促進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目前,累計開展集體學習30余次、環境科研大講堂17期、打造黨建文化宣傳牌60余塊。
黨建共建從“實”字做起。市環科中心克服單位成立時間短、辦公環境緊張等困難,堅持將黨建活動與環保志愿服務、公益慈善、警示教育、創文包聯、環保幫扶、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相結合,開展系列黨建共建,共同探索理論聯學、陣地聯享、活動聯辦、隊伍聯建、工作聯動、品牌聯樹“六聯”機制,讓黨建工作“走出去”,黨建活動形式、內容和成效“實起來”。
先后走進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調研走訪,座談交流,共同成立研究生學位培養基地,共同探索人才培育和環境科研新途徑、新思路。與中圣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牛背梁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路,開展沉浸式主題黨建活動,胸懷國之大者,爭當秦嶺衛士。與渭河生態集團、延安環科所、西安煤航遙感信息有限公司、中國電信渭南分公司開展黨建共建交流和主題黨日活動。與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共同開展美麗河湖建設技術交流。與渭南大數據公司開展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建設技術交流,深入探討生態環境治理與大數據的深度融合,構建互聯互通、共享共用的數據資源體系。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開展交流學習。在臨渭區簡家小學,為29名留守兒童贈送環保書籍,弘揚生態文明,播灑綠色種籽。與臨渭區人民檢察院開展檢察藍牽手生態綠,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中更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建共建“1 1>2”的效果。
科研幫扶在一線
近日,記者來到陜西中聯西部土方機械有限公司(簡稱中聯),只見車間內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治污設施運轉正常,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環保負責人趙堯軒高興地說:“非常感謝環保部門幫我們實現績效升級為A級企業!讓我們可以不受天氣影響,自行采取減排措施,提前有序調整生產?!?/p>
為積極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落實差異化減排措施,實施科學精準管控,市環科中心聯合各縣(市、區)生態環境分局,邀請中省行業專家組成幫扶小組,深入企業一線,實地走訪摸排,扎實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升級,著力破解企業生產工藝落后、行業污染治理水平不高等問題。2024年以來,市環科中心8個黨員示范崗30多名黨員紛紛深入一線,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踐承諾、當先鋒、作表率。企業車間、田間地頭、山溝里、河流邊,黨徽閃耀,隨處可見黨員忙碌的身影。
他們在調研走訪中送培訓、解難事,堅持邊查找問題邊幫扶指導。對減排企業實施清單化管理,開展績效分級差異管控。實地核驗企業生產狀況與污染治理設備運行狀況,傾聽企業訴求,為企業量身定制提級方案,切實助力企業提升“綠含量”,保障應急減排措施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
對此,趙堯軒感受頗深:“我們對標世界一流環保技術治理水平,先后累計投資1億元,通過產品、生產線、園區綠色化升級改造,全方位打造綠色工廠。”在幫扶組的耐心指導下,該公司生產線非甲烷總烴排放量1.2㎎/m3,較地標降低97%。顆粒物排放量1.3㎎/ m3,較地標降低91%,有效改善了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實現環境治理水平和企業生產效益的“雙提升”。
深入企業解難題,優化服務促發展。市環科中心從企業源頭抓起,通過實施源頭替代,加強過程管控,實現環??冃?,確保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時,既能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又使優質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據悉,2024年市環科中心累計完成對50家企業績效評級現場核查工作,并對現場核查企業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見與建議。
生態支撐顯擔當
“黨建工作與環境科研服務之間的關系重點在于‘融合’,黨建優勢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轉化’?!痹谑协h科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馬雷云看來,“黨建與業務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只有深度融合、同頻共振,才能切實發揮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活力,有效推動綠色發展?!?/p>
在高質量黨建的引領下,2024年市環科中心奮進的腳步鏗鏘有力。
組織實施渭南市主城區工業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項目。在臨渭區、高新區138家企業安裝814套環保用電采集終端,汽修企業安裝65套PID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儀和66套視頻監控槍機,18家水泥制品企業安裝視頻監控球機,建成揮發性有機物監控系統(含APP應用)、環保用電監控系統(含APP應用),并將其集成至渭南市生態環境監管平臺。
開展渭南市主城區臭氧成因分析研究項目。揮發性有機物常規和加密監測采樣472次,走航監測783公里,固定源、移動源、工業源、生活源等監測采樣75次,開展相關污染數據檢測、統計、分析與整理工作。
完成渭南市地下水現狀調查評估和重點區劃定工作。劃定保護類區域243處,總面積46.94平方公里,管控類區域總面積1646.77平方公里。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三部門聯合發布了《渭南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分方案(暫行)》。
組織渭南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對全市10個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現場踏勘調查,制定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采樣監測方案,補充新建16個地下水監測井,完成了10個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報告,確定2個Ⅳ類和8個Ⅲ類生活垃圾填埋場。
實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對照《渭南市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8項規劃目標進行了評價,總結了渭南市石川河水生態環境治理實施案例,形成了《渭南市水生態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報告》,并通過專家技術評審。
一個個項目、一串串數字承載著社會各界對市環科中心的期盼和認可,也展現出市環科中心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綠色發展為己任,全力服務重大項目的責任與擔當。
風勁潮起,自當揚帆遠航;任重道遠,更須快馬加鞭。著眼未來,市環科中心將錨定目標、篤行實干,不斷鞏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核心競爭力,持續拓展以環境保護為中心的發展格局,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渭南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源:渭南日報 作者:史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