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建+大數據+全科網格”推動“三零”創建見實效(黨建引領全科網格)
來源:【新鄉日報】
“現在有了黨組織,有網格員,小區環境變美了,群眾生活無憂了,鄰里關系也越來越和睦!”5月21日,說起重新搬回老房子后的心情,77歲的李寶璽一臉笑容。李寶璽居住的紅旗區向陽新村,建成近40年。前些年,社區沒暖氣、燈不明、路不平,管網失修、四處冒水,再加上周邊人員流動性大等,部分有條件的居民紛紛搬離。
今年,向陽新村被劃分成21個四級網格,春夏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振中是三級網格長。民之所憂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社區全方位改造完成,不僅解決了以前的很多困擾,還增加了充電樁、停車位、小廣場,搬回來的老街坊足有30多戶。向陽新村的美麗蝶變,是“黨建 大數據 全科網格”落地見效的典型樣本。
按照省委決策部署,我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高起點謀劃、高站位推動、高科技支撐、高標準引領,依托智慧大數據平臺和20233名網格員的“鐵腳板”,全力構建“黨建 大數據 全科網格”服務管理體系,推動“三零”創建見實效。截至目前,全市平安村(社區)達標率為91.9%,平安企事業單位達標率為99.1%,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會大局總體穩定。
強化黨建引領,筑牢“三零”創建根基
新鄉市研究制訂《關于推行“黨建 全科網格”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實施方案》,聚焦融合多個系統多個網格,解決社會治理力量分散問題,按照轄區面積、地理位置、人口規模、居住集散程度、黨員分布等情況,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重新優化網格設置,統籌協調各有關單位統一歸屬全科網格,構建形成“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村組(樓院)”四級網格管理體系,設置網格18332個。在城鄉社區的行政中心、較大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學校、醫院及有關企事業單位劃定專屬網格7676個,織密以各級黨組織為中心“縱向管理、橫向協作”的全科服務網絡。獲嘉縣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實現“三零”創建村(社區)達標率93.3%,企事業單位達標率97.9%。
跟進組織設置。堅持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延伸到面、落實到點,通過強化村(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紅色引擎”作用,同步跟進黨組織設置,建立“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村組(樓宇)黨小組”組織體系,深化“黨員聯戶”工作法,推動形成以黨建為引領、網格為陣地、支部為堡壘、黨員為骨干的網格化治理格局,確保“黨建 全科網格”長期實體化、實戰化、實效化運轉。動員2萬余名市、縣機關黨員干部下沉到村(社區)參與網格工作,以多元力量幫助基層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化解矛盾糾紛,消除不穩定因素和安全隱患。
建強骨干隊伍。把村(社區)作為基礎網格,按照“3 N”模式設立網格長、副網格長、專職網格員。網格長由黨組織書記擔任,副網格長由民警擔任,專職網格員由“兩委”干部擔任,對應網格服務管理承擔N個事項。選聘村(居)民小組長、黨員代表、村(居)民代表、城市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兼職網格員,建立崗位薪酬補助制度并完善動態調整機制,著力打造“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網格員隊伍。同時,聚焦信訪調解、事故預防、案件消除等,堅持每年對網格員開展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網格員的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網格員堅持人在網格走、事在網格辦,確保每一個網格都有人服務、每一方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戶家庭都有人聯系、每一個問題都有人解決,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整合多方資源,豐富“三零”創建載體
建設大數據平臺。打破部門、區域限制和“信息孤島”壁壘,聚焦黨的建設、綜合治理、疫情防控、項目建設、民生工程等,整合77個市直單位和12個縣(市、區),154個鄉鎮(街道),3777個村(社區)的各項數據,全部錄入“全科網格”信息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智能分析,建立扁平高效、上通下達的指揮調度體系,確保上級下達的工作指令有人迅速接收、下達分解、執行落實、及時反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板”優勢,將信息管理平臺與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精準對接,通過強化數據歸集分析比對推送,黨員服務在網格、奉獻在網格,進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規范網格服務事項。市級層面制定包括基礎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11項內容的“黨建 全科網格”服務管理事項清單,清晰界定基層網格應該干什么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做到“權隨責走”,充分向基層網格放權賦能,將服務、資源等進一步向基層網格延伸。賦予各級網格黨組織對網格員年度評先評優的評定建議權、網格員績效考核獎勵的評定評價權、網格員的使用推薦權,對駐網各部門“文明單位”“平安單位”的創建評價權,對網格內公共事務的綜合管理權、公共物資的統籌調配權、資金使用的監管權。
推動干部力量下沉。在建立專兼職網格員隊伍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舉措,市領導作為分包縣(市、區)的第一網格長,縣(市、區)黨政領導作為鄉鎮網格長,通過下沉參加工作例會、開展實地調研、幫助解決問題,進一步壓實各職能單位責任,示范帶動各級領導干部進入網格、包片聯動,確保網格事項上下有效循環、閉環處理、高效精準、落實落細。原陽縣將13個鄉鎮(街道)劃分為“四大戰區”,由4名縣委常委牽頭抓總,28名縣級干部按片分包,建立了縣、鄉、村、組四級高效運轉、執行有力的群防群控體系。
完善制度機制,推動“三零”創建走實
健全排查走訪機制。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黨建 全科網格”工作成效的標準,通過發揮大數據平臺信息互通共享、綜合調度指揮作用,結合網格員開展日常性走訪巡查,做到突發事件、意外事件、鄰里矛盾糾紛必到,不穩定因素、安全隱患、突發案事件必報,困難家庭、失業群眾、孤寡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特殊人群等重點服務管理對象必訪,推動實現服務供給和需求精準對接,快速響應群眾訴求和基層治理無縫銜接。
完善閉環辦結機制。市、縣、鄉三級均建立“全科網格”信息管理平臺,原則上,村(社區)能夠自行處理的直接處理,不能直接處理的逐級上報鄉鎮(街道)、縣直、市直有關部門處理,實現“采集上報、分析受理、分流交辦、問題處理、核查結案、評價反饋”六個步驟形成閉環,確保網格事項及時發現、準確上報、有效分流、快速解決,提升服務管理的精確性與高效性。今年以來,封丘縣建立村級網格議事會制度,解決疑難問題、矛盾糾紛1500余件,勸返滯留境外電信詐騙人員8人。
深化矛盾化解機制。深入推進基層依法治理、司法民事調解進網格活動,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法律顧問一支民調員隊伍”,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環境。強化結果導向,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六防六促”專項行動,加強重點人群幫教、矛盾糾紛化解、安全隱患整治,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獲嘉縣通過建立村民代表常態化議事平臺、構建“2 2 3 6 X”化解模式,解決實際難題5000余件,解決信訪、矛盾糾紛等1264件。
探索創新治理機制。堅持“一核引領、多元協同”,積極推動基層治理創新探索新模式,以“黨旗紅”推動“治理優”。紅旗區探索形成以高舉“一面紅旗”、建強“一個平臺”、踐行“三全服務”、營造“四大場景”為內容的“1134”社區工作法,全面打造“紅旗e崗通”社區治理智慧平臺,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基層治理創新典型案例”,為進一步推動“三零”創建提供了鮮活經驗。
新鄉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軍旗
編輯:申彬彬
本文來自【新鄉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