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中區:抓黨建、重產業 提生對口援彝戰斗力(樂山對口幫扶理塘)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吳淑剛 川觀新聞記者 王晉朝
9月3日,樂山市市中區第三批對口幫扶峨邊縣援彝工作隊援助新建的22家農村住房開始進入驗收階段,這是他們來到峨邊后進行的第三個項目。自5月20日到達崗位以來,工作隊持續開展學黨史、抓黨建、強產業行動,從產業、教育、住房等多方面入手,開啟了新一輪立體化的援彝工作。
黨建抓出戰斗力
“為什么來援彝?我應該干什么?怎么做好工作?”在到崗后的第一次黨課上,援彝工作隊的每一名隊員都對這三個問題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其中說的最多的就是要“當峨邊人,說峨邊話,和15萬峨邊人民同前進。”援彝工作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一名隊員能夠更快地縷清思路,進入角色,把握援彝工作的前進方向。
“團結就是力量”。該負責人介紹,工作隊抓住黨建這個“牛鼻子”,6月,經上級黨組織批準,援彝臨時黨支部成立了。工作隊領隊任支部書記,通過黨史教育、“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提升隊伍組織性。除此之外,工作隊還在原有工作制度基礎上,結合第三批工作隊實際,進一步完善例會制度、學習制度、宣傳制度和請銷假制度、考核制度等,堅守隊伍紀律性。
產業抓出生產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進駐伊始,工作隊便把建設項目產業、壯大實體經濟作為了產業援彝主攻方向。
產業援彝應該如何有效地融入當地發展?工作隊在援彝規劃編制和項目實施時,緊扣峨邊縣鄉鎮資源優勢,做足所在村組特色文章,按照“適合什么就發展什么”的原則,宜農則農、宜果則果、宜草則草,向特色產業要競爭力,要附加值,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強”。
工作隊到崗后積極做好“續接”文章,將前期已實施卻尚未完成的幫扶項目,繼續實施,有始有終。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補短工作。做好“振興”文章,重點突出示范引領,配合抓好峨邊縣鄉村振興示范鎮、示范村創建工作,錦上添花。
除此之外,援彝工作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讓援彝工作更加常態有效地持續推進,他們還組織建立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包括:聯席會議機制,定期研究解決產業推進存在問題;實行項目小組包干制和“點長”負責制,保障各幫扶項目順利推進;建立考核通報機制,對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定期通報工作亮點、先進經驗和存在問題。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