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探討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黨建引領 網格治理)
日前,江浦路街道召開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專家研討會,旨在更好地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堅持黨建引領推進‘多格合一’,探索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路”相關文件和動員部署會議精神。會上,街道介紹了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情況。
現場,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結合黨建引領“多格合一”的前沿理論和全市面上的創新實踐案例,從機制創新、技術賦能、社會協同、隊伍培養方面提出了前瞻性的觀點和意見建議,為不斷提升街道自治共治能力、運用社會工作技巧和社會發展理念來破解傳統治理瓶頸提供了新思路,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市黨建研究會黨建智庫首席專家、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馮小敏表示,黨建引領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需以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為核心,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社會治理,通過構建黨建引領的多領域協同體系,推動精細化管理與現代化治理深度融合。特別是針對新興領域群體,更需完善精準服務網絡,以此來增強黨的凝聚力,做實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夯實組織基礎。
市社區發展研究會原會長、上海社科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中振提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核心在于重構社區共同體,推動行政力量與社會力量有機融合?!?span id="yqmkgsqmmw6"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0507408">江浦在這方面有著不錯的基礎,建議進一步細化社會治理維度,依托綜合網格和黨群服務陣地,整合公安、城管等各系統資源,搭建‘多格合一’協同平臺。同時,通過民主協商激發居民自治活力,最終形成黨建引領下公共服務、安全管理與群眾參與的治理生態。”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市社區發展研究會會長黃曉春表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需突破傳統層級限制,強化機制創新,依托數字化平臺,整合基層治理成效評價體系,構建動態響應機制。綜合網格要成為基層多元共治的載體,通過15分鐘社區生活圈布局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激發社區自治活力。此外,隊伍建設是網格治理的重要抓手,需進一步培養兼具專業能力與社會工作理念的網格工作隊伍,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明確網格權責邊界,完善跨部門協同處置流程,推動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市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區社區治理研究會副會長羅新忠說,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本質在于解決條塊分割、碎片化治理問題,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當前網格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原因在于部分組織形式虛體化、治理方式行政化等傾向。為改進網格治理,需進一步推動組織形式由虛轉實,實現資源共享;需建立相應的指標評價體系,激勵各方人員積極參與。
市、區各相關職能部門出席同志結合政策文件解讀,對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詮釋,對街道如何從抓好政治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來提升網格治理的效能,從而實現社區的高質量發展、群眾的高品質生活,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建議。
后續,江浦路街道將把這次研討會作為深化城市治理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契機,在推進黨建引領“多格合一”的過程中緊密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勇于創新,不斷創造更加鮮活的經驗,努力打造基層治理的江浦樣板。
資料丨江浦路街道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原標題:《專家學者齊聚,探討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
閱讀原文
來源:上海楊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