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時評|黨建述職評議整改當以“實”破“虛”(抓黨建述職評議整改方案)
近期,全國各地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工作陸續收官,如何將“述”出來的問題、“評”出來的壓力,轉化為“改”出來的成效,成為檢驗基層黨建成色的關鍵考題。問題整改是寫實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后半篇文章”的關鍵所在,直接決定制度設計的成色,各級組織部門和基層黨組織要徹底摒棄虛功虛招,在問題梳理、細化措施、督促落實三個關鍵環節下實功、求實效,推動述職評議從“紙面”落到“地面”。
堅持問題導向。述職評議會后,部分基層黨組織書記容易產生“交卷”心理和“過關”心態,認為已經完成“規定動作”,對查擺問題、評議點出的問題、群眾指出的問題“一述而過”“一聽了之”,讓問題浮于表面,讓黨建述職評議變為“空中樓閣”。問題是整改的起點,基層黨建問題整改必須克服“諱疾忌醫”的心態,要全面梳理問題,做到對問題精準把脈、深挖根源,才能為整改工作錨定方向。基層黨組織要建立“臺賬式”問題清單,對述職評議中上級點評、群眾反饋、自我查擺、督導指出的問題進行逐項登記,多個維度分類整理,明確問題性質、責任主體、整改措施。要注重動態更新問題清單,整改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問題、新矛盾,對此需建立“問題發現—納入清單—動態銷號”機制,確保問題梳理不留死角。
突出精準施策。部分黨組織書記在問題整改方案中,容易提出“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等空泛承諾,如同沒有藥方的診療方案。整改措施若隔靴搔癢,問題就會“久治不愈”。抓問題整改必須堅持分類施策、標本兼治,形成可操作、能落地的整改方案。各級黨組織負責人要分層分類抓整改,對于思想根源問題,通過專題學習、黨性教育等方式強化理論武裝;對于制度執行問題,通過完善流程、加強監督推動規范化建設;對于能力短板問題,通過培訓賦能、結對幫帶提升隊伍素質,確保整改措施像精準滴灌般直抵問題根源。要把責任落實到人,建立“責任捆綁”機制,黨組織書記既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也要將整改任務分解到支部委員、黨小組長,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形成“帶頭抓、人人抓”的良好氛圍。要舉一反三抓長效整改,注重從個性問題中發現共性規律,推動整改成果制度化,將整改經驗固化為長效機制。
強化閉環管理。部分黨組織書記在述職評議后,雖然建立了整改臺賬,但一段時間過去整改措施還停留在紙面上,問題整改成效如何,關鍵看落實,必須構建全流程督導機制,防止整改“紙上談兵”“虎頭蛇尾”。上級組織部門要建立“日常督導+專項督查”機制,通過列席組織生活會、調閱整改臺賬等方式跟蹤進度,要聯合紀檢監察部門開展整改“回頭看”,對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通報批評。要創新“數字化+群眾參與”監督模式,運用黨建信息化平臺公示整改進展,開通群眾評議通道,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基層黨員群眾參與整改成效評估。要強化“結果運用+激勵約束”導向,將整改成效與黨組織評優評先、干部考核任用掛鉤,對整改扎實、成效顯著的,通過現場會、案例集推廣經驗;對整改不力的,實行“一票否優”并納入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主動抓好問題整改,提升黨建述職評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