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新·強黨建】門頭溝法院:四“ping”黨支部工作法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欄目介紹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為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央和國家機關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實市委有關工作部署和全市政法系統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挖掘打造具有鮮明政法特色的黨建隊建亮點品牌”,市委政法委不斷加強“微創新·強黨建”專欄建設運用,通過機制創新小切口,生動展示首都政法系統以黨建帶隊建促業務的亮點舉措、實績實效,不斷激發黨建創新活力,推動“盆景”連成“風景”,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實踐、奮力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讓我們講好首都政法系統黨建創新故事,積極宣傳黨建“政”能量,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推介人:馬鋼錘
馬鋼錘,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法院王平村人民法庭庭長、黨支部書記。王平村人民法庭以黨建為引領,打造“ping事小亭”黨建品牌,創新“四ping”工作法,以黨建帶隊建促業務,積極融入黨委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將服務重心下移、審判資源下沉,發揮法治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的作用。
今天,馬鋼錘作為品牌推動者、踐行者,向讀者推介四“ping”黨支部工作法。
推介機制:
四“ping”黨支部工作法
“憑”心而為,以初心守護鄉村平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王平村人民法庭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讓黨員在以司法之力服務鄉村振興中踐行初心使命,激發內生動力。
十年前,王平鎮轄區的某村進行險村改造,20戶村民的建房工程被承包給了包工頭齊某,齊某又將活包給王某具體施工,兩人與村民草草地簽了許多協議,各方之間建房款的支取也毫無章法,工程款項遲遲未結,王某便將村民、齊某訴至法院。
“您說要我自己的錢怎么就這么難呢!”在法庭上,王某數次哽咽。村民面對王某的哭訴并沒有買賬,“你說的賬不對,我沒欠你那么多。”“你光說你自己花了多少錢,你怎么不算算我們為了修這房子又往里搭了多少錢呢?”
農村建房糾紛,法庭調解過許多,但這次的還不太一樣。糾紛跨越十年,大家的矛盾很深,最關鍵的是,簡單按照法律程序往下走,就勢必要進行房屋質量、工程造價、修復方案、修復費用等多項鑒定,由此產生的鑒定費可能比爭議的建房款還要高好幾倍。
承辦法官和王某一起捋順了十年來的賬本,逐一與村民進行核對,并挨家挨戶做釋法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講解鑒定流程和要求,讓大家明白鑒定流程和費用情況,引導老百姓做出理性選擇,最大程度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終于,雙方打破僵局,達成調解協議。
我是支部書記,也是一名扎根派出法庭的普通黨員,多年的調解經驗告訴我,只有撲下身子了解群眾,才能真正服務群眾。我經常跟支部的同志們說,多去了解區情區貌。“今天先去看現場”成了王平村人民法庭黨員干警們的日常高頻用語。在山區,涉農村建房、相鄰關系糾紛高發,往往是雙方都“寸土不讓”,只有到現場才能充分了解案情,全面查清案件事實,達到更好的審理效果。“法官,不管結果如何,感謝你們費心跑這么遠來調查,希望能盡力解決我們的問題。”當事人在我們勘驗現場后說到。
法庭黨員干警在落坡嶺社區
掛牌設立“普法驛站”
這些日常的工作剪影,成為法庭黨員干警守初心、接地氣、暖民心的見證。作為山區里的派出法庭,處在面向群眾的最前沿,具有靠近群眾的天然優勢,我們以支部共建為平臺,搭建服務群眾的“連心橋”,將法治宣傳列為固定動作,在轄區街道鄉鎮、村居社區掛牌設立“普法驛站”,通過相聲、評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營造法治文化氛圍,助力推進農村法治建設。
召開加強指導人民調解、
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現場會
“憑”勁賦能,以干勁護航鄉村發展
鄉村產業發展與資源要素稟賦結構緊密關聯,要用好一方水土,關注一方需求。黨的建設要緊扣鄉村發展的熱點問題,緊隨群眾關心的重要事項展開。
“您剛剛提到的民宿用工糾紛,基本上我們在座的民宿經營者都遇到過,建議很實用,能夠幫助我們在經營中預防一些不必要的糾紛。”來自東馬各莊村的民宿經營者感嘆道。
“我們公司剛剛起步,想在規范性經營上下功夫,很需要了解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多掌握一些,就能讓公司運行得更穩當。”在場的另一位民宿經營者說。
今年10月初,在由門頭溝區文旅局京西精品旅游研究中心主辦、門頭溝區民宿協會承辦的“2024年度第二期鄉村旅游發展培訓暨第二期小院發展沙龍”上,法庭黨員受邀為百余名民宿行業從業者進行專題普法,圍繞民宿開發、民宿建設、民宿經營、民宿用工、訴訟指引等方面講解產業發展的風險,提出防范建議。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門頭溝區作為生態涵養區,大部分區域為山區,民宿產業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抓手,法庭積極做好普法宣傳,向轄區民宿產業經營者發放并講解《民宿經營全流程法律問題防控指南》;指導籌建民宿行業調解組織,開展調解培訓,促進糾紛快速化解,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2023年,轄區部分村居遭遇洪水災害,王平鎮黨委通過黨建共建機制,請法庭黨員對西石古巖村燃氣管道修復中的法律問題進行宣講指導,黨員干警在現場向群眾講解法律規定,從法律角度疏通群眾疑惑,保障了災后基礎民生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針對災后重建過程中的潛在糾紛隱患,法庭還研究發布了《災后恢復重建法律指引》,幫助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助力轄區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穩步推進。
法庭黨員干警編寫并發布
《災后恢復重建法律指引》
“平”紛止爭,以良法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在培育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中,轄區司法力量應當發揮何種作用?王平村人民法庭黨支部注重以法治為指引,整合鄉村各類利益主體重點訴求,探索形成能夠維護群眾利益的有效辦法和措施。
培養文明鄉風、推進鄉村振興,光是做好日常工作還不夠。結合門頭溝區山區面積大、民風淳樸的情況,王平村人民法庭黨支部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抓手,打造“大巡回”工作模式,在實地調查、巡回調解、巡回審判中,培育引領和睦融洽的鄉風民俗。
針對情況類似的案件,“大巡回”工作模式像公開課一樣為村民解決問題提供參考。“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就知道怎么辦了。”“原來像他那樣做的危害會更大,以后得多注意了。”“就像看電視里面的普法劇一樣!”每次巡回調解、巡回審判都會吸引許多村民來旁聽,通過審理一件,實現教育一片的效果,從源頭減少矛盾。
法庭黨員干警走訪鎮街征集司法需求
“平”安建設,以善治促進鄉村多元共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實現鄉村善治的有效途徑。”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王平村人民法庭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有效融入黨委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
轄區某村某公共道路多年處于封閉狀態,因下大雨該道路發生坍塌,導致坡下村民房屋受損。審理中發現,該公共道路缺少有效排水設施,管理不當,存在安全風險。通過總結處理矛盾糾紛中的共性問題,結合引發的系列糾紛,法庭及時向鎮政府作出提示,助力專項資金對公共道路的維修管護,妥善將一批矛盾糾紛防范于未發。
法庭注重了解摸排區域發展的第一手信息和糾紛滋生的苗頭源頭,積極響應基層司法需求,適時提出法律建議,為轄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貢獻力量。
近年來,王平村人民法庭先后獲評“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北京青年突擊隊”等榮譽稱號,涌現出首都勞動獎章、北京法院為民榜樣、首都最美家庭獲得者等優秀個人。
王平村人民法庭黨支部將繼續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審判工作服務大局的職能,著眼于高效便捷解紛、辦好民生實事、服務鄉村振興,在矛盾化解上靶向發力、借好外力、激發內力,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此,我向大家鄭重推介門頭溝法院王平村人民法庭黨支部四“ping”黨支部工作法。
供稿 | 北京高院、門頭溝區人民法院
編輯 | 雷若彤、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