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訪談》- 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早謀劃、快落實,磐安全民共富均衡圖景初顯成效
來源:環球網
【編者按】
作為曾經的全省頭號貧困縣,磐安如何實現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的華彩蝶變?全力構建“創新致富、勤勞致富、先富帶動后富”的全民共富均衡圖景,磐安謀劃得早、落實得快,取得哪些成效和經驗?
在《環球訪談》新聞直播間“第三屆金華發展大會主題發布會”現場,我們特別邀請到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進行訪談。
《環球訪談》:今天環球新聞直播間迎來的訪談嘉賓是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王書記,您好。首先,請王書記和大家打個招呼。
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主持人好,朋友們好!身心兩安、自在磐安!我是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在此,我代表21萬磐安人民,對大家的關心關注表示衷心感謝!
《環球訪談》:“身心兩安、自在磐安”,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充滿想象。王書記,請您介紹一下磐安的基本情況。
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好的。磐安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地處“浙江之心”。縣名出自《荀子·富國》中“國安于盤石”之句,寓意“安如磐石”。今天的磐安,我想可以用“四個地”來概括介紹:
一是山祖水源之地。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諸水之源”之稱,浙江省內錢塘江、曹娥江、靈江、甌江四大水系發源于磐安,天臺山、會稽山、括蒼山、仙霞嶺四大山脈發脈于磐安。全縣森林覆蓋率83.8%,空氣質量優良率100%,全域出境水質達到Ⅱ類水標準,是個名副其實的“浙中水塔、天然氧吧”。
二是康養旅居福地。磐安是“中國藥材之鄉”,在唐朝天祐年間就開始種植藥材,以“磐五味”為代表的道地藥材享譽中外。磐安旅游資源豐富,建有3A級以上景區13個、A級以上景區村108個。依托優越的生態、文化、民俗資源和中醫藥特色,我們全力打造長三角知名的康養旅居目的地,推出了高山避暑、文化研學、戶外運動、健康養生、休閑度假五大系列旅游產品,被評為“中國最具魅力的生態旅游大縣”和“全國旅游百強縣”。
三是婺州南孔圣地。磐安人文底蘊深厚,南宋詩人陸游曾三次寓居磐安,留下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名句;玉山古茶場被譽為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磐安還是孔子后裔南方最大的聚居地,櫸溪孔氏家廟被稱為“第三圣地”。
四是平安和諧高地。磐安人民勤勞善良、純樸敦厚,秉承了“山容萬物、堅如磐石”的磐安精神,先后涌現出感動中國人物陳斌強、中國好人鄭光梅等一批道德模范。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連續十六年獲評省級平安縣。
磐安山好水好,是一處身心兩安的凈土,也是一片投資興業的熱土,歡迎大家來磐安休閑養生、共謀發展。
《環球訪談》:王書記,據我了解,磐安是一個年輕的山區縣,1983年才復縣,當時還是全省的頭號貧困縣,但經過多年的努力,去年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請問磐安是如何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的華彩蝶變?
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2003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磐安考察時指出:“生態是可以富縣的,生態好不僅可以富縣,而且可以讓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倳浀闹匾甘?,為磐安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大力實施“生態富縣、生態富民”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先后摘掉了“貧困縣”“欠發達縣”的帽子,取得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我們重點抓了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磐安是浙中江河源頭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著下游500多萬人的飲用水安全保障責任。我們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不斷厚植生態優勢,流域水質、空氣質量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二是高質量發展綠色經濟。大力推進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培育壯大休閑旅游、中醫藥健康、影視文化、數字經濟等綠色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提質。加快杭溫高鐵、抽水蓄能等重大項目建設,招引落地白云山居、浙中影創城等重大產業項目,經濟增速保持全市前列,呈現了“后發崛起、趕超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是高標準建設美麗城鄉。深入開展“品質山城”建設,大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實現了“山為城添彩、水為城增色”“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美麗蝶變。扎實推進美麗城鎮、和美鄉村建設,磐安鄉村呈現出了“村村是景、時時有景、全域一景”的美好畫卷。
四是高品質創造美好生活。堅持每年將新增財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業,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城鄉公交“村村通”,推行“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實現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的農戶全部“清零”,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五是高效能深化社會治理。磐安是全國“365便民服務”發源地。我們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便民服務最優、機關效能最高的“兩優一高”示范縣,創新實施“山城管事”社會治理模式,形成“事事有人管、村村不出事”的山區“楓橋經驗”,成功創建法治浙江建設示范縣。
《環球訪談》:磐安作為全省26個加快發展縣之一,圍繞金華提出的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浙中板塊目標要求,磐安有什么樣的謀劃部署?
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磐安作為全省26個加快發展縣之一,是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短板問題最集中體現區域。我們自覺置身“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浙中板塊”這一大局,系統謀劃了推進共同富裕的“18610”行動方案:“1”就是“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山區樣板縣”的一個總體目標;“8”就是“突出八個更加注重、打造八個山區樣板”的八個方面主要任務;“610”就是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十大支撐性、突破性、創新性的工作舉措”。具體工作中,著重要找準四個方面的切入點:
一是找準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不斷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我們將全力做大產業擴大稅源、建強平臺提升能級、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培育康養旅居、中醫藥健康、先進制造、現代建筑業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二是找準解決三大差距問題的突破點,全力破解共同富裕的瓶頸制約。我們將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推動公共服務擴面提質,實現城鄉居民持續增收,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
三是找準發揮優勢先行示范的著力點,努力形成共同富裕的標桿成果。充分發揮生態、產業、文化等比較優勢,努力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縮小城鄉差距、“飛地經濟”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為全省提供先行示范的標志性成果。
四是找準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結合點,廣泛凝聚共同富裕的強大合力。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工作機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機制、“四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共同奮斗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民共創共享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環球訪談》:王書記,磐安是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28個試點縣之一,你們在縮小收入差距方面有什么樣的舉措,如何來打造這一試點標志性成果?
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促進百姓增收、縮小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標志,也是工作的難點所在。我們以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區試點建設為契機,聚焦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健全低收入群體保障體系等重點,系統集成、謀劃推出“我們的幸福計劃”十大富民舉措,全力構建“創新致富、勤勞致富、先富帶動后富”的全民共富均衡圖景,努力為全省山區縣提供縮小收入差距的磐安經驗。
磐安在這個方面謀劃得早、落實得快,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
推出“民宿經濟促增收”舉措,變“烏石”為“烏金”。以磐安獨具特色的“烏石”老屋為資源,全力打造浙江省農家樂第一村,示范帶動本地農民創辦民宿、農家樂,實現增收致富。目前,全縣已發展農家樂特色村108個,床位數1.88萬張,帶動3萬余人在家門口就業。僅管頭一個村,就有床位3600多張,農民人均收入突破8萬元。
推出“景村融合促增收”舉措,變“風景”為“錢景”。通過景村融合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全縣13個3A級景區帶動了周邊50多個村的發展,實現了從“美麗風景”到“美麗經濟”的蝶變。如花溪村依托“億年火山巖、千米平板溪”的景區資源,通過“微改造、精提升”,2020年村民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村集體收入增加40余萬元。
推出“萬元系列促增收”舉措,變“葉子”為“票子”。我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山地經濟,通過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探索形成了一畝山萬元錢、一畝田萬元錢、一棵樹萬元錢等“萬元系列”農業增收模式。我縣茶葉、茭白、黃精、鐵皮石斛等產業,都已實現畝產收入超萬元。
推出“技能培訓促增收”舉措,變“大嫂”為“月嫂”。我們著眼市場需求,大力開展“藥鄉月嫂”“藥膳師”等技能培訓。通過培訓,磐安的農村大嫂變成了“藥鄉月嫂”,成為家政行業香餑餑,最高月收入達1.8萬元。
《環球訪談》:金華發展大會召開在即,請王書記對各位鄉賢表達下問候。
金華市磐安縣委書記王志強:吾心“安”處是故鄉。山再高,也擋不住游子回家的腳步;水再長,也比不上鄉賢思鄉的情誼。歡迎大家?;丶铱纯?,親身感受磐安發展的脈搏,共同托舉磐安共富的大業。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梁希理 視頻剪輯:虞曉峰,施委,朱俊敏,鄭晨光,張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