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支點”大作用!將黨小組會融入備戰日常提升黨建“含戰量”
強化“小支點” 末端激活力
——火箭軍某旅提升黨小組會質效的實踐與探索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兵峰 特約通訊員 李映虹
1月上旬,火箭軍某旅某通信分隊第二黨小組組織黨員開展討論交流。向修紅攝
編者按“三會一課”制度,是黨的組織生活的基本制度。黨小組會作為“三會一課”制度中的重要一項,是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制度,是我們黨經過長期實踐證明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黨組織生活制度。
開好黨小組會,加強黨小組建設,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的重要基礎。具體工作實踐中,一些基層黨組織召開黨小組會仍存在思想重視不夠、教育質效不高等問題:有的對黨小組會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性認識不足,滿足于讓其當“傳聲筒”,創造性落實工作意識不強;有的黨小組會只重程序不重實效,學習教育與黨員思想狀況、與解決思想問題結合不緊密。
“小支點”發揮大作用,激發黨建“新活力”。火箭軍某旅著眼機關、基層、任務中臨時黨組織這三類情形下的黨小組特點,從匯報與工作實際深度耦合、批評與督導整改常效常態、教育與一線任務同步升級等方面多管齊下,探索提升黨小組會質效的實用管用做法,將黨小組會的組織優勢有效融入單位體系建設中去。他們的探索有一定借鑒意義。
念好“實字訣”
學習匯報有深度
“身為紀檢干事,除日常嚴格監督執紀外,我更要用好警示教育‘活教材’,圍繞本單位情況設計普法情景課,為新年度開展紀檢工作強固根基”“結合教育調研來看,雖然黨課形式比較豐富,但聯系實際的能力還應從多個方面加強”……
新年伊始,火箭軍某旅政治工作部第二黨小組召開黨小組會,大家緊貼使命職責,圍繞“如何更加精準履職盡責”議題依次發言,就“理論學習怎樣和崗位職能有機結合”“黨性修養如何從服務質效中體現”等問題剖析研究,并梳理下步重點提高的方向,全程講問題不遮不掩、講措施細致務實。
“機關是要指導服務基層的,必須立足本職崗位深入學查辨改,切實將黨組織功能強化在細節末端。”該部黨支部書記介紹,他們調研發現,個別黨小組由于機關業務繁重等原因,容易出現討論發言“光表態不剖析”、反思整改“喊口號沒落實”、組織生活“不及時事后補”等問題。
“黨小組會是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重要陣地,不能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要堅持結合業務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為此,他們緊緊扭住部隊大項工作統籌,區分機關各部門崗位職能,明確黨小組“既要圍繞議題充分醞釀,也要結合業務實際下基層調研、到一線問計”。針對個別黨員匯報發言淺表化的問題,他們要求各黨小組緊貼工作實際開展剖析檢視,并拉單列表推出切實管用的整改措施,以堅強過硬的組織力量推動業務工作落實落細。
“匯報結合近期工作太少、整改措施也沒有明確完成時限,建議思考完善后再匯報……”在該旅參謀部第一黨小組會上,黨小組長指出一名同志發言匯報中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其“回爐”。會后,黨小組長又主動上前對這名同志展開黨務業務“一對一”幫帶,不僅幫其理清工作思路,還及時幫這名同志解開了思想疙瘩。
為進一步發揮黨小組會組織功能,機關各黨支部按照“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原則,統計并明確借調機關、參與科室臨時任務的10名黨員也必須參加機關黨小組會,由其相應部門的黨小組長負責教育管理,支部正副書記帶頭以普通黨員身份過好雙重組織生活,將制度落實層層傳導,引導每名機關干部把握好“黨員”和“參謀”的兩個身份,著力把組織力轉化為落實力,最終體現在推動解決問題、提升工作質效上。
聚焦“回頭看”
整改落實有招法
“有不足之處可以相互督促整改,自己的成長進步清晰可見……”前不久,某連第一黨小組會結束后,12名黨小組成員“整改情況進度表”在連隊黨務欄上張榜公示,細化到每名黨員的個性化提升措施和相應落實進度。
該連黨支部董書記介紹,去年以來,他們以黨小組為單位建立“整改情況進度表”,引導黨員在黨小組會后對照批評意見持續整改反思,不斷激發黨組織末端活力和黨員的昂揚狀態。
談及此項措施的由來,第一黨小組長、二級上士李沛儀分享了一段經歷。
此前一次黨小組會,黨員小張被大家指出“日常訓練中應加強模范帶頭作用、多靠前幫帶新戰友”等問題后開始整改,并在隨后一段時間改觀明顯。但時間一長,他的問題又出現反彈。數月后,他再次因“模范作用發揮不到位”在黨小組會上受到批評提醒。
“問題整改不徹底不到位,歸根結底是黨小組會的‘下篇文章’沒有落下去、實起來。”該連所在營黨委調研發現,此類情況并非個例。他們分析感到,雖然黨小組會上大家能自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但由于缺乏后續督導評議,黨員落實整改的情況也會參差不齊。
為此,營黨委召集黨小組長深入研討,結合實際探索提升黨小組會質效的方案,明確每名黨員在黨小組會上按照“一人講、大家評、逐個過”的方式進行對照檢查、展開批評,并在會后逐人明確“問題建議 整改措施 完成時限 整改進度”的“整改情況進度表”,規定黨小組長為第一責任人,負責日常監督,并定期組織對前期提出的矛盾問題進行點評復盤。
記者翻看“整改情況進度表”發現,每名黨員的提升進度用柱狀圖標示出來,不同類型和表現的黨員結成對子,相互常提醒常扯袖。各基層黨支部會定期組織評定,立起鮮明導向。
“進步有方向,常態能保持。”黨員小劉對“整改情況進度表”上的這句話深有感觸。以往有幾次黨小組會后,他忙于專業訓練,對存在問題整改不扎實,導致有的問題“卷土重來”。如今,這張表就像一面鏡子,常態督促他端正態度、改正到位。
提升“含戰量”
開會講評有效率
深冬密林,某連駐訓地,第二黨小組長、中士劉慶利組織了一次戰地黨小組會。大家圍繞如何提高效率縮短完成任務時間、如何更好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等議題快速討論,提出好思路、金點子。
“如今,戰地黨小組會的組織形式不再設限,大家遇困難立即反饋、有問題集智攻關,能更好發揮黨小組在一線任務中的末端組織效能。”劉慶利告訴記者,以前組織駐訓任務時,臨時黨小組會的落實情況不太好,“少開”“后補”等情況時有發生。比如,一名黨小組長反映,有次正在組織召開黨小組會,突然遇到緊急拉動,不得不暫停,擇機再開。
備戰一線時間緊、任務重,著眼特點,該旅引導各級黨組織刪繁就簡,優化召開臨時黨小組會的方法形式,明確各黨小組可針對階段訓練任務靈活開展“陣地微課”“一線快評”“任務小結”和“教育精講”等,充分發揮自主能動的優勢,讓組織功能真正作用于提升戰斗力。
“建議下步重點加強減員操作訓練”“如果能將偽裝撤收與啟動車輛同步進行,處置速度還能再加快”“咱們黨員骨干要共同帶頭、作出表率……”記者見到,某臨時黨小組在駐訓地召開會議,大家邊回顧流程,邊查擺問題,很快理清下一階段形勢目標,并拿出多項有思路、見分工的改進方法。此次黨小組會用時不長,但內容精煉、戰味濃郁,收到了較好效果。
提高臨時黨小組會“含戰量”,重點在提升組織時效、融入備戰日常。駐訓期間,該旅各臨時黨組織成員深入任務一線調研,列席臨時黨小組會,通過手把手幫帶、實打實指導,對如何進一步短時高效開展政治學習、談心談話、批評提醒等內容進行指導規范,并組織定期講評、在線答疑,力求每次黨小組會都開出真效果、開出戰斗力。
前段時間,一場以“忠誠礪劍、奮進有我”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駐訓一線展開。該旅各任務黨小組經常利用任務休整時間組織大家講認識、談體會,引導黨員骨干為更好完成任務集思廣益貢獻智慧。后來,該任務梯隊精準對接實戰需要,多項戰法訓法得到檢驗。
相關鏈接
◎黨員人數較多或者黨員工作地、居住地比較分散的黨支部,按照便于組織開展活動原則,應當劃分若干黨小組,并設立黨小組組長。黨小組組長由黨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黨小組黨員推薦產生。
◎黨小組主要落實黨支部工作要求,完成黨支部安排的任務。
◎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1次,組織黨員參加政治學習、談心談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等。
來源: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