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黨建+社會救助”——讓社會救助更有溫度(黨建+社會救助實施方案)
近年來,麻江縣從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出發,聚焦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婚喪領域、慈善救助等方面,不斷完善體系,切實織密兜牢民生保障網,讓麻江縣人民共享更多發展成果。
“感謝有你們,讓我在病痛的無助生活中享受到國家的溫暖和關愛。”身患尿毒癥的楊英(化名)是低保對象,麻江縣民政局黨員在入戶走訪中發現,她與原配離婚后回到原生家庭居住,他與原配離婚后育有兩子,現在本地讀書。因兩個兒子的戶口在外地也享受著外地低保,經工作人員對接低保領取所在地的人員后,于是取消了他們戶籍地的低保并在本縣辦理了低保手續。這不僅提高了楊英家的低保保障水平,也解決了楊英掛在心里的一件大事。
如何讓民政兜底措施全部落實到位,確保全縣類似楊英這樣生活遇困的家庭都得到精準救助,麻江縣將黨建工作與社會救助高效發展深度融合,創新探索了“黨建 社會救助”模式,強化黨建引領、黨員盡責、黨群融合,探索創新主動發現,做到精準救助、應救盡救,讓社會救助更有溫度。
麻江縣民政局組織全體黨員以及各鄉鎮(街道)低保經辦人員學習社會救助政策,充分發揮黨員“雙聯雙共”機制作用,對全縣脫貧戶、監測戶、邊緣戶等特殊困難群進行排查和救助。還通過不斷健全分層分類綜合救助體系,深入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從而實行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救助升級,真正做到讓救助更精準、更高效、更溫暖。
通訊員 吳定雙
編輯 吳本銀
二審 彭正益
三審 石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