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有個“花園村”,村里還有個碉堡,你知道嗎?(花園村在哪)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近日,國家文旅部公示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擬入選名單,上海有5個鄉村入圍,其中就有被譽為“花園村”的月浦鎮聚源橋村。它究竟是個怎樣的美麗鄉村?一起去逛逛吧!
聚源橋村位于上海北翼寶山月浦鎮的西北部,沿著鎮上寬闊的富長路拐進聚發路,只見樓房整齊,綠林清幽,乍看之下,很像住宅小區,和傳統印象里的鄉村不太一樣。
月浦鎮聚源橋村入口 本文圖片除標注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村口大理石碑上刻著“醉美聚源橋,滬北花園村”,幾個大字像一句響亮的口號,揭示了這個1.1平方公里的小鄉村的目標和愿景。
走在整潔干凈、隨處都有綠植小景的主干道上,聚源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奚霞明告訴記者,月浦鎮旅游發展遵循“一水聯三村”的思路,即以顧涇河為紐帶,帶動鄰近的聚源橋村、月獅村、沈家橋村共同打造滬北鄉野花漫公園。聚源橋村作為核心地,是將海派鄉村風貌為基底,以花卉為特色,探索實踐“文旅 農旅”的融合之路。
村景 聚源橋村圖
文化旅游的片區主要集中在聚源橋村西側,涵蓋了歷史人文、紅色和鄉村民藝等方面。
月浦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它建于宋朝,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明代時有“月浦八景”,其中之一的“平橋步月”就在現在的聚源橋村里。前幾年,在鄉村改造建設的過程中,村委與文化部門,根據鎮史、村史記載,再現了這一人文歷史遺跡。
聚園,右側是平橋步月
而它所在的“聚園”則是聚源橋村的黨群服務陣地,通過黨建墻、廉政廊等景點將黨建、廉政教育相結合,立體造型的“聚”字既包含了村名,也蘊含了黨建聚人心的豐富內涵。園子另一側的黨建廣場則是村民鄰里戶外活動空間,也是一處多彩花園。奚霞明解釋說以前村民都習慣在“曬場”上聊天,新改造的開放式廣場盡可能保留農村百姓的生活習慣,讓大家繼續走出家門,閑話家常。
聚園
今年廣場還成為了紅色文旅的地標,寶山地區很多黨支部都來此進行組織活動,不少黨員還在精心設計的黨徽標志區重溫了入黨誓詞。
聚園黨建廣場
這幾年“寶山花藝節”活動的招牌景致“杜鵑花海”就在整個“聚園”片區,每年春天,村里50畝杜鵑花一同盛放,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吸引了很多上海市民和長三角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杜鵑花海 月浦發布 圖
月浦的民間藝術也是當地的名片。聚源橋村目前設有上海非遺“月浦鑼鼓”傳承培訓點以及寶山區非遺“月浦竹編制作技藝”體驗培訓課堂兩大文化遺產陣地。
在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樓,記者見到了月浦竹編的傳承人顧月芳,只見她巧手細工,一根竹絲頃刻間變成了一枚戒指。
顧月芳制作竹編戒指
熱愛手工的她解釋說竹編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絲并編織成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的一種手工藝。早在明清時期,人們就用竹子編成竹簍、竹架、竹籃、斗笠、魚簍等工具,工業發展很多日常器物都被塑料制品代替,而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竹制品重新得到了關注。展臺上擺放了她精心制作的掛件、擺飾、玩偶、裝飾畫、瓷瓶等等作品,她說:“我們在保留傳統作品的基礎上,增添新元素、整體藝術感以及增加生活實用性”。
顧月芳(中)
竹編作品
據相關人員介紹,聚源橋村作為非遺傳習點,每月定期培訓活動兩次,不定期開展體驗課程和交流活動,在挖掘非遺人才的同時讓村民、游客感受鄉村民藝、傳統文化的韻味。
竹編體驗活動 聚源橋村圖
在村里漫步,隨處可以見農家花園小景,這也是“花園村”的亮點之一。聚源橋村聯手設計院所的景觀設計師和上海交大的景觀專家結合村民喜好,美化提升70戶農家庭院變身芳香院,種植的花卉能入菜、能入景,還能驅蚊,展現了新時代農村田園的風貌。
村內景色
村景 聚源橋村圖
聚源橋村東側是聚合了更多花卉農旅休閑游覽的好去處。
果蔬樂園是一個從產區變景區的經典樣板。樂園內種植草莓、藍莓等漿果植物,每年采摘期對外開放體驗活動,樂園旁的智慧展廳展示新品種、新技術,游客還可以用迷迭香、大葉薄荷、澳洲茶樹、互葉白千層、檸檬香茅等藥食同源芳香植物進行精油、純露、香囊加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所有材料都來自村里的百草花園、芳馨文園、農家庭院、路旁村旁的芳馨植物。
果蔬樂園附近小路旁的藍花草,蜂蜜采蜜中
鄉間小路邊的雞冠花
另外,附近的一水間花卉生態園和愛萌多肉基地是園藝愛好者的樂園,各式各樣的植物、花卉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新揭牌的寶山區第一家鄉村花卉主題民宿也在生態園附近,經營者、從業者均是當地村民、花農。
果蔬樂園
一水間花卉生態園內景
愛萌多肉基地內景
寶山區第一家鄉村花卉主題民宿“一水間”民宿外景
一水間花卉生態園還藏有一個“隱秘的角落”,那就是毛家路徐家新村以東的聚源橋村碉堡殘跡,根據一旁的石碑介紹,碉堡建于民國時期,有一部分埋于地下,呈不規則多邊形,該碉堡是研究寶山軍事歷史具有一定價值,也是寶山區文物。
碉堡藏在角落里
聚源橋村碉堡殘跡
碉堡附近是聚源橋村紅色文化展示館,里面用大量歷史照片、紅色遺物和科技展示等相結合的方式,描繪了1949年5月上海戰役月浦攻堅戰的歷程和月浦鎮光榮英烈的事跡。
聚源橋村紅色文化展示館
走訪期間,記者發現,聚源橋村的主要游覽點位都配文字說明和二維碼,掃碼后可以進入“花果E聚源”平臺,一張手繪地圖描繪著鄉村全貌,制作精美,介紹詳實。
“花果E聚源”上的手繪地圖
據村委會透露,月浦鎮已與驢媽媽進行合作,未來將助力“三村聯動”,開辟更多游玩路徑,開拓鄉村旅游新局面。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