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黨建引領為集體經濟壯“筋骨”(黨建引領壯大集體經濟標語)
懷化日報全媒體訊 4月又是東魁楊梅管護最忙季,漫山遍野的楊梅林下,處處是梅農忙碌的身影。近日,在靖州渠陽鎮官團村的楊梅種植基地,官團水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昌越正忙著指導工人剪枝、施肥、搭棚……為六月高品質楊梅的產出做足了功課。
“這幾年在村黨支部和合作社的帶領下,我們村楊梅產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我每年的楊梅收入至少在30萬元以上。”在楊梅林中施肥的梅農楊良云高興地說。
孫昌越不僅是合作社負責人,還是官團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2009年,他帶頭組織梅農成立了靖州縣鋪口鄉官團水果專業合作社,通過“黨支部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種植楊梅3000余畝,每年實現產值100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大關,農戶人均收入達5000元。
走進靖州三鍬鄉盛農種養專業合作社大米精深加工車間,機器轟隆、米香陣陣。車間內,電動石磙不停轉動,發出“轟隆轟隆”的聲響,一粒粒色澤如玉的大米順著滑槽慢慢流出。一旁的流水線上,工人們忙著分裝、密封、包裝……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去年我們采取‘村集體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把菜地村130畝,地妙村110畝,三鍬村300畝耕地納入了合作社經營,發展高山冷水稻,為三個村集體經濟分別增收20萬元、10萬元、50.3萬元。”三鍬村黨支部副書記、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龍憲明說。
在靖州,像孫昌越、龍憲明一樣帶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村“兩委”黨員干部已遍布各村。他們通過科學規劃,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帶領農戶種植楊梅、中藥材、水稻,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為群眾增收致富開辟多條新路徑。
近年來,靖州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牛鼻子”工程來抓,積極探索黨員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以產業振興為重點、黨建引領為抓手,開拓出一條黨員帶頭提高能力素質、帶頭發展產業項目、帶頭聯農帶農的路子。通過抓實抓好基層黨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打造集體經濟“新引擎”,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步入強村富民“快車道”。2024年,靖州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4095萬元,124個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其中50萬元以上村達20個、100萬元以上村7個。(梁華 孟政 金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