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郊區:強“新”有路“融”為徑,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縱深推進
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日益壯大,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為加強對這一群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管理,銅陵市郊區區委社會工作部積極探索創新,圍繞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聚焦聚“新”、強“新”目標,走出了一條以“融”為徑的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新路徑,推動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向縱深推進。
陣地融心,打造溫馨家園
郊區創新打造“悅江新蜂”友好場景品牌建設。秉持陣地共用、服務共享的理念,依托黨群服務站、工會驛站、加油站等現有平臺,積極整合資源,先后打造了白鶴社區、銅山社區“友好社區”,老洲鎮“友好街區”,經開區“友好園區”,橋南加油站“司機之家”等4個系列5處友好場景示范點。示范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配備充電、熱飯、喝水、休息、閱讀等設備設施,精心打造“暖新食堂”“暖新店鋪”“銅草護蜂”等特色服務。還增設150余個外賣騎手、快遞三輪車、網約車等專屬停車位,張貼10余個“友好場景”線路圖、指向牌,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活動融情,凝聚群體人心
為了讓新就業群體真正融入,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郊區壓實交通運輸、市場監管、人社等部門行業責任鏈條,全面落實落細郊區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29條舉措。聯合群團等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愛心冰柜”在炎炎夏日為戶外工作的新就業群體送上清涼;“暖新托幼”解決了他們子女照顧的后顧之憂;“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在不同季節為他們送去生活物資和關懷問候;“免費觀影”讓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夠享受休閑娛樂時光。還多次開展新就業群體專項法律宣傳、免費健康義診和就業咨詢活動。
服務融入,激發群體活力
郊區積極探索“新就業群體 志愿服務 基層治理”的融合新模式,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的優勢,激發他們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開展“志愿微光聚,暖‘新’向前行”關愛行動,個性化制定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項目,并實行積分制管理。為50名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快遞員頒發“美好郊區合伙人”聘書,為15名外賣員頒發“食品安全監督員”聘書,進一步凝聚新力量。同時,開展滅火技能、食品安全、交通法規、健康急救等培訓5次,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新就業群體在奔波于城鄉的過程中,不僅為城市的安全穩定貢獻了力量,也強化了自身的社會參與感、責任感和榮譽感 。
黨建融合,推動共同發展
郊區始終堅持底數清、目標明、組織強的黨建工作目標,為55家新業態企業選派了10余名優秀黨建指導員,加強對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和支持。積極組織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黨支部書記講黨課等活動30余場次,推動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等深入人心,引導新就業群體聽黨話、跟黨走。在“司機之家”“暖新驛站”等場所投放簡易手冊500余份,以及10余本《訴求建議簿》,方便新就業群體了解黨的政策,同時廣泛收集他們的意見建議,不斷提升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乘勢而上開新局,砥礪奮進謀新篇。未來,區委社會工作部將繼續以心交“新”,用情促“融”,堅持干字當頭,明確坐標方位,聚力攻堅創新,不斷完善融“新”路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扎實的工作,主動迎接時代挑戰,答好時代課題,努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以高質量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新就業群體更有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