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自治旗:“三個強化”聚合力 全力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強化黨建引領,促推鄉村振興)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推動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高質量振興。
強化組織領導,引領鄉村振興“新發展”。鄉村要振興,黨的領導是“定盤星”。鄂倫春自治旗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責任,成立以旗委書記、旗長為“雙指揮長”的旗委鄉村振興指揮部,建立五大振興專項工作組,籌建旗委鄉村振興指揮部大數據中心,建設了京蒙協作鄉村振興產業園區。加強換屆后鎮村干部隊伍建設,旗委常委深入10個鄉鎮、82個行政村,全覆蓋開展換屆后鎮村兩級班子調研分析工作,逐村制定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8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均實現20萬元以上。持續落實旗鎮村三級包鄉走村入戶機制,旗委常委帶頭常態化走鄉進村,鄉鎮班子常態化入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人才支撐,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今年鄉村振興任務繁重,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是關鍵。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派出駐村工作隊71支、207名駐村干部投身鄉村振興一線,常態化開展專題培訓,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年初以來,共舉辦鄉村振興培訓會6次,累計培訓2557人次。持續開展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工程,開展鄉村振興“比武爭星”活動,組織23名村干部開展本、專科層次學歷教育提升、31名村干部進行高中學歷教育提升。今年2名村黨支部書記榮獲“全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先進個人暨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稱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強化產業特色,拓寬鄉村振興“新渠道”。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解決農村問題的前提。實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引領示范工程”,播種大豆404萬畝,投資3500萬元,落實大豆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項目,大楊樹鎮成功創建全國大豆產業強鎮,與中化集團合作開展提高大豆單產20%對比試驗。栽培食用菌1509萬袋,在全旗7個鄉鎮26個村(社區)建成中型菌包場11個、小型菌包廠63個、食用菌大棚517個,發展專業菌農1500戶。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示范推廣基地,種植面積達5萬畝。實施紫蘇研發及精深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種植紫蘇10萬畝,紫蘇籽產量5000噸,初加工及深加工產值可達到3.7億元,全力打造“中國紫蘇之都”,打造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格局,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本文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