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 黨建引領,歙縣創新社區振興路
大茂社區位于歙縣新安江畔,總面積9.2平方公里,現有550戶、1361人。近年來,該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群眾首創精神,走出一條黨建強、產業興、百姓富、治理優、鄉村美的振興之路。
一、強化黨建引領,
鍛造過硬戰斗堡壘
大茂社區通過選優配強班子隊伍、規范干部管理、提升干部本領、改進干部作風等,鍛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區干部隊伍。
一是選好帶頭人,引領鄉村蝶變。2002年,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鎮黨委針對大茂社區問題多、集體經濟弱、社會治安亂、工作難推動的現狀,深入調研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在于:沒有一個好帶頭人,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班子。通過摸排,打破行業身份、地域限制,動員引導在外的本村能人回鄉擔任村黨組織書記。20年來,大茂社區從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華麗轉身成為中國村莊特色村、全省“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村集體固定資產超2000萬元的振興強村。
二是建強村班子,錘煉過硬本領。建立村“兩委”后備干部培育機制,將文化素質高、群眾基礎好、服務意識強的年輕黨員納入后備干部培養,鼓勵黨員干部參加學歷水平教育,現任8名村干部中,6人大專以上學歷。推行“干部夜學”制度,每周村“兩委”干部開展一次集中“夜學”,系統學習政策法規、上級文件和業務知識,提升為民辦事本領。同時,組織“兩委”干部常態化走出去,到江浙等發達省市學習美麗鄉村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社會治理等先進經驗。
三是立下硬規矩,傾心為民解憂。針對過去社區“選舉時一身勁,選上后就松勁,怕事躲事不干事”的頑瘴痼疾,刀刃向內、刮骨療毒,探索制定干部考勤、分片聯系、績效考核等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村干部包保到組,明確每周上戶不少于2天、每月走訪包組所有在家農戶,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困于民,推動村干部把村事當家事,視村民如家人,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推動鄉村發展成為“大合唱”。
二、推進鄉村治理,
涵養文明鄉風民風
多年來,大茂社區以思想創新之變引領鄉村治理之變,培育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展現出鄉村文明新氣象。
一是創新戶主會,爭做“主人翁”。創新推出“戶主會”制度,將全村劃分12個片區,由“兩委”干部分片摸排亟需解決問題,召開“戶主會”討論,把民主自治延伸到戶,群眾的事由群眾商議,激活村民主人翁意識,調動村民參與熱情,統一思想意見后報村“兩委”研究決定。
二是成立工作室,架起“連心橋”。成立“徽州鄉風評理堂”和“全國人大代表綜治工作室”,邀請該村7位鄉賢及1位全國人大代表坐堂調解,開展糾紛化解、信訪接待、法治宣傳、心理疏導、政策解讀、旅游服務等工作,架起人大代表與群眾聯系橋梁,調處各類矛盾糾紛近500件,有效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初始萌芽階段和基層一線。
三是建設信用村,煥發“新氣象”。搶抓歙縣入選全省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選點縣機遇,開展“整村授信”試點,對社區所有農戶公開進行評議,評選AAA級信用戶46戶、AA級信用戶149戶、A級信用戶73戶,截至2022年4月,該社區完成信用戶授信3160萬元、用信2000多萬元,經營主體授信1675萬元、用信1050萬元。開辦社區“信用好超市”,將村民參與環境整治、抗洪搶險、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生態環保等具體事務進行信用賦分,定期兌換生產生活用品;同時,制定出行、就醫、旅游、乘車、購物等優惠“禮遇10條。通過黨組織引領、金融杠桿撬動,有效助推鄉村誠信體系建設。
三、壯大集體經濟,
闖出村強民富新路
大茂社區村“兩委”通過系統謀劃、多元發展、干群聯動,咬定集體經濟發展不動搖、不松勁、不懈怠,通過幾年的努力,現村集體經營年收入超百萬元。
一是補齊短板,鋪平發展路。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問題,按照輕重緩急原則,建立“大茂發展項目庫”,爭取美麗鄉村、“四好農村路”、水利、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等項目資金5000余萬元,持續開展“三線”下地、污水統管、硬化道路、亮化村莊等,特別是建成了可安居200多戶的大茂新村,村莊面貌顯著改善。
二是系統謀劃,畫好發展圖。盤活資產、激活資源、搞活服務,是大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大茂社區“兩委”干部分片包組、分頭上戶,深入全村12個村民組,在遍訪全村、充分調研基礎上,系統編制近中遠期發展規劃,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農業上,成立茂順林業合作社,發展高產優質枇杷、有機無公害茶葉、生態鱖魚、林下黃精等種養業,每年村集體增收50余萬元。在工業上,與企業合辦枇杷精深加工廠,研發枇杷膏、枇杷蜜等農特產品,每年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在服務業上,發展民宿、枇杷博物館、絲綢博物館、鄉村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等一批農旅融合新業態,大茂村鄉村旅游業迅猛發展,每年吸引游客5萬余人。
三是群眾參與,共享發展果。大茂社區2015年以來,先后從集體資產中拿出200多萬元,用于自來水、路燈、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每年拿出10余萬元,用于補助村民發展枇杷、茶葉等產業,領辦民宿農家樂、木材加工廠、手套代加工廠,以及用于“信用好”超市積分兌換,統一為村民購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關心幫扶弱勢群體。設立“直播室”,培育“鄉村網紅”,全力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空間”,大茂群眾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28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8000元。(許亮亮)
來源:歙縣鄉村振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