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把手”怎么抓“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什么意思)
1月28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舉行。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奏響了最強音。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市各部門、各區縣迅速行動,掀起了“一把手”抓“一號工程”的高潮:
榮昌、梁平等區縣“一把手”召開本地“新春第一會”,傳達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舉措;
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前往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調研,提出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抓實“五大倍增”行動,實現產業能級大幅躍升;
涪陵區召開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工作推進大會,區委書記王志杰要求堅持“科創 ”“綠色 ”,加快建設“三高地三示范區”,奮力實現“十個新提升”……
“一號工程”要怎么抓?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要找準工作抓手,做強一批重大平臺,推進一批重大改革,抓實一批重大項目,實施一批重大政策,以點帶面推動工作出進度、出形象、出成效。
兩江潮涌,千帆競發。
以時不我待的干勁
做強一批重大平臺
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是川渝攜手建設的10個毗鄰地區功能平臺之一。作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領銜區縣的梁平,必須抓住機遇。
1月28日下午,梁平區委書記錢建超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提出梁平要在推動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上干出新業績。
明月山美景
時不我待。兩天后,錢建超前往明月山,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麗巴蜀宜居鄉村示范村”七星鎮仁安村調研。
春耕在即,田間地頭忙得熱火朝天。錢建超沿鄉村步道查看當地生態資源保護、旅游項目建設、特色景觀打造情況,聽取當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舉措、階段成效、未來規劃,同時也傳達了新期望:“區各級各部門要迅速緊起來、動起來、干起來。”
竹海濤濤,溪流潺潺。稻田里騰空而起的農業無人機,直播鏡頭里吸引無數游客的漫山綠意,深山中為村民擴寬致富大道的挖掘機,便是一聲聲應答。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瞅準重大平臺早下功夫的可不止梁平。
1月29日,渝北區委副書記、區長廖紅軍主持召開渝北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深化四川省國資委、重慶市國資委、四川省廣安市、重慶市渝北區“兩地四方”區域合作,探索建立行業協會、商會、產學研聯盟等多領域跨區域的協作機制。
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則在1月29日召開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高質量發展專題會,提出要進一步拓寬思路,加快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增強科技創新辨識度。
1月,《推動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總體方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萬州區委副書記、區長聶紅焰表示,萬州區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在加強自身建設、推動合作發展上拉高標桿、奮勇爭先,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樣板區、打造全國綜合交通物流樞紐、打造川渝東北重要經濟增長極、打造川渝東北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統籌發展創新先行區,推進“萬達開”統籌發展,高質量干好“一號工程”。
萬州港紅溪溝作業區,鐵水聯運助力四川地區貨物物流。圖/冉孟軍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十項行動”的牽頭抓總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左永祥表示,全市發展改革部門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統領,推動全市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此,市發展改革委將制定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的政策舉措,其中就包括持續做強10個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平臺,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地區發展需要向平臺借力,科技發展、產業發展更需要強大的平臺提供支持。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介紹,三年多來,我市科創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不足,而“破題之法”就包括加快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把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綠色低碳三個科創高地作為戰略主攻方向,積極謀劃國家實驗室,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質發展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和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等。
依托重大平臺,發揮優勢資源,重慶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凝聚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力。
以敢涉險灘的勇氣
推進一批重大改革
大力推進更高水平改革開放,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質量……“優化營商環境”是重慶推進重大改革的關鍵。
1月29日,多個區縣“一把手”同時瞄準了這一改革“硬骨頭”。
江北區委書記滕宏偉在該區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提出,把“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來抓,強調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企業”,要“做的比說的好、干的比簽的好”,要“為企業服務24小時不打烊”。
永川區與忠縣“一把手”也不約而同地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當地“新春第一會”的重點內容,在1月29日分別召開了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和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
值得一提的是,永川區還在會議上舉行了首次“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啟動儀式。
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
“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是永川區在“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工作中的一次創新探索,將過去由單個部門組織開展檢查,整合為由政府統一領導、市場監管部門牽頭、所有部門參與的聯合檢查。
“此前,我們每戶企業需平均接受7.4個部門檢查,以后這個數字將變為‘1’。”當地一企業負責人說,“過去我們害怕各個行政執法部門來檢查,總擔心會影響正常經營活動,現在不一樣了,感覺就是來‘把脈會診’。”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則走進企業,來到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現場辦公。面對各企業負責人,高洪波開門見山、直入主題,詢問企業需求,表示“我們是奔著解決問題而來”、“再怎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也不為過”。
華森制藥智能化中藥提取車間
改革無止境,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重慶市工商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張洪斌表示,為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2%”的目標,他們將搭建全市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協同培育創新型企業,開展民營企業“龍頭引領”行動,實施“育種”“扶苗”“強樹”計劃,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左永祥也提出,將以改革開放為先導,激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動能,其中就包括抓好世界銀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評估和中國營商環境評價。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深化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重慶在行動!
以賽馬比拼的氣勢
抓實一批重大項目
2月1日清晨,微風習習,璧山高新區曙光湖畔,區重點產業發展工作專班授旗儀式正在舉行。“引進一批項目落地、推動一批項目開工和投產”是各工作專班的重要任務之一。
儀式上,璧山區委書記秦文敏將鮮紅的旗幟穩穩送出。
接旗后,各工作專班副召集人信心滿滿地表示:“接下這面旗,就是立下軍令狀,簽下責任書,我們誓要為璧山推動高質量發展,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作出新貢獻!”
為激活專班活力,璧山今年還將創新賽馬爭先機制,每個季度評一次猛虎獎、蝸牛獎,推進專班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何為賽馬比拼,何為奮勇爭先?璧山用實實在在的舉措、真真切切的行動,給予回應。
要實現基礎設施能級大幅躍升,離不開建立可持續的現代水利工程體系。對此,重慶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學鋒表示,重慶水利系統將大力實施“一核兩網·百庫千川”水利行動和水利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推進一系列涉水項目,加快建立以現代化重慶水網為基礎的可持續現代水利工程體系。
“推動成渝兩地公共衛生和醫療養老合作”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賦予成渝兩地共同的任務。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表示,為建好“成渝衛生健康圈”,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通過優化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推進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川渝共建中醫藥防治感染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建設,助力兩地打造高品質生活新樣板,讓兩地群眾有更多健康獲得感。
為干好“一號工程”,全市各部門、各區縣“一把手”都在積極推動各級干部抓實重大項目建設。
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舉行當天,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就召開了落地推進會,系統謀劃西部(重慶)科學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十大標志性項目(事項)。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彭世權表示,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將對標對表“一號工程”部署,照圖施工、打表推進。
“實現全年經濟目標要緊緊依靠項目。”1月29日,北碚區召開2023年度“四篇文章”重點項目推進會。區委書記王俊要求“全力以赴抓項目、拼發展”。
“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1月29日,綦江區委書記姜天波前往部分經濟部門、重點國有企業和綦江高新區,走訪慰問廣大干部職工,開展“抓項目、抓招商、抓保障”專項調研,吹響了新一年經濟發展沖鋒號。
鳥瞰西部(重慶)科學城。圖/武孔波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同一日,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委書記張華出席該縣2023年第一批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和重點項目開工儀式,強調“要牢牢抓住項目建設‘牛鼻子’”。
在同一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十五屆縣委常委會第50次(擴大)會議召開。縣委書記石強在會上強調,要落實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部署,加快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扎實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精準做好經濟運行調度。
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主任巴川江在1月的最后一天帶隊奔赴海南省三亞市調研相關項目。他表示,誓要將中歐班列(成渝)打造成“一號工程”明星項目,力爭全年開行超5000列。
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曾菁華在2月3日下午主持召開黨組會,要求圍繞“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作為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抓手,努力打造高起點、高水平、創新型示范性重點項目”這一核心目標,抓住新契機、找準新方向,更好發揮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獨特優勢,發揮重慶—新加坡“雙樞紐”作用,全面推動項目建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融入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宏大場景,在助力深入實施“一號工程”中實現更大作為、展現更大擔當。
你追我趕間,一場覆蓋全市的重大項目推進賽已鳴槍開賽。
以敢闖敢干的魄力
實施一批重大政策
2月3日上午,在重慶市交通局4樓會議室,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許仁安與開州區委書記蒲彬彬共同見證了《交通運輸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
許仁安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圍繞這個目標,全市交通系統始終堅持雙核引領、區域聯動,著力推動成渝地區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高水平交通強市,加快形成4個“1小時交通圈”,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中做好先行、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當好先鋒。
“蓉歐非”鐵海多式聯運線路首發。圖/成都市青白江區融媒體中心
而《交通運輸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正是市交通局與開州區以實施重大政策為抓手,推進“一號工程”的重要舉措。
政策,是為發展指路護航的燈塔。為推進“一號工程”,一批重大政策正在逐漸完善、落地。
整體提升“兩江四岸”核心區,對于實現城市能級大幅躍升目標、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1月29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扈萬泰前往“兩江四岸”核心區,專題調研“兩江四岸”核心區規劃實施。
兩江交匯,長虹橫跨,軌道列車沿江岸穿行而過。扈萬泰指出,要緊扣加快實施“一號工程”,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深化城市設計,加強整體規劃,提升城市形象,深入實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動,將“兩江四岸”核心區建設成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窗口。
“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之一。”1月31日,2023年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召開。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劉旗在會上提出,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行業要對照“一號工程”,按照“1 10 N”的思路,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工程作為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總抓手總牽引,加速建設“承千年文脈、鑄人文精神、樹時代新風、強創新品質”的文化強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長江三峽紅葉美景
更高質量就業,才能帶來更高品質生活。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勇表示,按照推進大會要求,重慶人社部門將聚焦政策導向:健全就業影響評估機制,加強財政、金融、投資、消費、產業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同聯動,突出就業促進作用;建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政策體系,適時調整優化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突出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支持;深化川渝合作、魯渝勞務協作,推進以工代賑項目,打造特色勞務品牌,拓展縣域就業容量。
“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的精彩故事正在巴渝大地陸續上演。
“以數字化變革引領推進全面創新,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建設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是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的重要內容。”2月2日,南岸區委書記、重慶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兼)許洪斌出席“滿天星”行動計劃2023年工作推進會,為深入實施軟信產業“滿天星”行動計劃加油鼓勁。
2月7日,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召開,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唐步新提出,今年重慶民政工作將實施川渝合作、精準保障、治理強基、幸福頤養、渝童守護、地名鄉愁、善滿山城、逝有所安“八大行動”,推進智慧民政建設、改革創新增效、平安民政建設、法治民政建設、民政能力提升“五大工程”,推動全市民政事業在整體進入全國前列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重慶市各部門、各區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正高質量干好“一號工程”,以時不我待的干勁、以敢涉險灘的勇氣、以賽馬比拼的氣勢、以敢闖敢干的魄力,在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上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
來源: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
編輯:石俊豪 龍宣辰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