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哪里 黨員就戰斗到哪里——桂林市堅持黨建引領筑牢疫情防控堅強防線
□本報記者周紹瑜 通訊員藍雪海
11月12日,一例由外省輸入的陽性病例,拉響我市疫情防控警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新一輪疫情,我市堅持強化黨建引領和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把黨在基層的強大組織力轉化為抗擊疫情的關鍵優勢,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堅強防線。
組織有號召,黨員有行動。目前,全市近10萬名黨員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組織580個,設置黨員先鋒崗2500多個,全面唱響“我是黨員我先上”的主旋律。
堅持高位統籌推動,健全聯防聯控機制。疫情發生后,全市各級黨組織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黨政領導靠前一線指導,構建轉換迅速、動員有力的應急處突機制,做到責任落實到位、力量組織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宣傳引導到位、關愛幫扶到位的“五個到位”,確保基層黨組織關鍵時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加快推動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以網格為單位,有效整合動員轄區成員單位黨組織、社區在職黨員、網格員、樓棟長等多方力量,對社區防控一體化指揮調度、扁平化動員部署,確保各環節緊密銜接、上下步調一致。積極構建“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員中心戶”一貫到底的黨組織鏈條,完善“小區黨組織 物業服務企業”協調機制,將127個社區、400多個居民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即時轉為“抗疫服務中心”,實行24小時黨員值班值守,以嚴密的組織體系支撐網格化防控體系。
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凝聚起迎接大戰大考的先鋒力量。自治區桂林市疫情處置聯合指揮部下發《關于組織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廣大黨員干部就地就近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號召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網格員無條件就地就近到社區、小區報到,主動戴黨員徽章、亮身份,實現“就地轉為志愿者、就地轉為網格員、就地轉為宣傳員”,全面凝聚抗疫合力。推動機關、國企、兩新、學校、公立醫院等各領域黨組織全面行動起來,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儲備隊,推動資源、力量、服務向基層傾斜,確保戰時能夠補位頂崗、突擊攻堅,吹響防疫“集結哨”。堅持黨員帶頭馳援一線,全面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志愿服務隊、臨時黨組織,設置共產黨員志愿服務報到點,建立黨員志愿服務備案名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全市近10萬名黨員主動報到亮身份就近就地參與防控工作,900多支黨員先鋒隊奮戰在2029個基層網格中。
多方協同共治,建強堡壘用力用勁高效服務。建立社區黨組織群眾訴求全天候及時響應機制,針對居家群眾的各類需求,尤其是老幼、孕婦、病患等特殊群體,開通“先鋒直通車”社區熱線,運用“智慧社區”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解決幫辦代辦、送藥送菜、就醫轉診等問題,累計為群眾購買藥品等愛心溫暖服務500多次。推進“支部建在小區上”,通過黨建聯建將物業行業納入社區疫情防控體系,帶動近萬名物業服務人員做好風險人員排查、特殊群體服務、小區卡口值守等工作,組織社區、小區用好微信群、公眾號、電子屏等信息化服務便捷優勢,積極建立物資保障供應群,從線上加強黨組織協調各方力量積極參與防疫保障工作。開展“樓組黨建”行動,依托樓組黨支部或黨小組,黨員帶頭爭當“宣講員”“貼心人”,通過公益廣告、“大喇叭”、流動宣傳車、微信公眾號、樓棟管家等,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目前,全市共依托區域核酸檢測點設置黨員志愿者招募點、黨員報到點1800多個,成立臨時黨組織580余個,2.5萬余名網格員下沉網格積極發揮作用,全面提升防控合力。
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已經到了最緊要關頭。全市黨員干部將以無畏擔當和必勝信念投入疫情防控,一如既往地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用行動踐行初心、用團結凝聚力量、用奉獻守護家園,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