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在全市率先推出黨建醫共體 使基層診療量占比提升至66.71%(黨建引領醫共體建設)
新重慶-重慶日報 記者 劉翰書
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區人民醫院徐昌勇主任醫師的幫扶指導下成功開展一例引流手術。璧山區衛生健康委供圖
11月12日,記者從璧山區衛生健康委獲悉,自今年6月在全市率先推出黨建醫共體以來,該區基層診療量占比從去年同期的55.93%提升至今年同期的66.71%,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也分別減少約180元/人次和200元/人次。
“自2023年璧山被確定為全市首批醫共體改革試點單位以來,我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發揮黨建統領作用,讓這項改革釋放惠及民生的巨大能量?!辫瞪絽^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張琴介紹,今年6月,他們依托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兩個黨建指導中心,將全區15個鎮街的基層醫療單位黨支部納入成員單位,實施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人才聯盟、學科聯動、行風聯防等“六個聯合”,在全市率先推出黨建醫共體,著力解決醫共體改革中的組織、管理、人才等若干瓶頸問題。
在璧山區璧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李勇看來,黨建醫共體成立短短5個月來,已經給中心和患者都帶來了切切實實的變化:通過解決人才和技術瓶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些不曾開設的科室實現了“從無到有”;部分技術力量薄弱的科室實現了“從弱到強”;還暢通了針對患者的轉診會診綠色通道。
“要是在以前,我們只好建議患者轉至上級醫院接受治療,得益于黨建醫共體,我們讓她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得到了妥善治療?!崩钣禄貞?,今年7月,轄區一名63歲女性肺癌患者在中心內科住院時,出現了胸腔積液的癥狀。但由于缺乏診療經驗和設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無法獨立完成穿刺引流術,李勇立馬想到作為黨建醫共體牽頭單位的璧山區人民醫院,并給作為幫扶組長的該院黨委副書記陶銳打去求助電話。
當天下午,陶銳就帶著璧山區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胡學進團隊一行4人,來到璧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不到半個小時時間,為那名患者完成了穿刺引流術。沒過幾天,這名患者在癥狀好轉后出院?!斑@不僅僅是幫助這名患者解決了病痛,更重要的是通過示范教學,讓中心兩名醫生也掌握了穿刺引流術,現在已經可以獨立開展這項診療技術?!崩钣抡f,類似的例子在黨建醫共體成立以來還有很多,比如中心五官科在黨建醫共體的幫扶下開展首例喉部腫物取出術后,現已開展同類手術15臺次;繼首次開展氣管插管全麻術后,中心已獨立完成該類麻醉術36臺次;新增設的皮膚科自開診以來已接診患者860人次……今年1至9月,中心門診接診量同比增加24%。
不僅是地處城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近水樓臺”的優勢,地處農村地區的衛生院也同樣從黨建醫共體中受益。
“今年我們將采購設備常態化開設CT影像檢查,目前,黨建醫共體派駐的常駐幫扶團隊,正對全院醫護人員開展相關培訓,讓我們能夠順利掌握CT檢查這一醫學影像技術。”璧山區八塘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高定梅告訴記者,該院不僅服務八塘鎮近萬名常住人口,還輻射周邊數萬群眾。今年,黨建醫共體成立后,區中醫院不僅派出了由3名科室負責人和兩名醫學博士組成的專家團隊,在每月逢趕集時到衛生院坐診,還派出了包括“醫護技管”在內的4名常駐幫扶團隊,在臨床、醫技、護理、管理等方面給予他們全方位幫扶,讓基層醫療水平得以提升。
這只是璧山區黨建醫共體成立以來,取得諸多成效的兩個片段。張琴告訴記者,通過“六個聯合”黨建醫共體的建立,璧山區衛生健康系統形成了體系完整、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黨建工作新機制,激發了基層黨建統籌聯動、資源共享、相互促進的新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計在基層開展診療2.5萬余人次,提供醫技、護理、醫學服務6.6萬余人次,推動基層醫療機構針對66個基本病種的首診能力實現100%全覆蓋。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區基層診療量占比從去年同期的55.93%提升至今年同期的66.71%,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也分別減少約180元/人次和200元/人次,用藥滿意度達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