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美國年輕人喜歡的桑德斯,為何競選之路堪憂?(桑德斯 美國)
3月3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超級星期二”,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大勝另一位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在3月10日的“迷你超級星期二”的新一輪初選中,拜登再次力挫桑德斯,在六個中南部州中拿下密歇根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和愛達荷州四個州。盡管桑德斯在3月11日表示,初選還沒結束,他還會繼續征戰,但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的格局已經很明朗,拜登極有可能代表民主黨,在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上與特朗普一決勝負。
桑德斯現年78歲,作為民主社會主義的代表,他在美國的年輕人中頗受歡迎——他有著機關槍般的辯論口才,以反建制的立場攻擊美國選舉背后的財團寡頭的操控,主張北歐式的全民醫保、“劫富濟貧”、公立學校免費的政綱——使得他成為了網紅。有人稱他為民主黨版的“特朗普”。在四年前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中,他差一點就把希拉里扳倒。不過,民主黨為他們合力挫敗桑德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四年前的總統選舉中,好多支持桑德斯的選民對民主黨“搞”掉桑德斯的行為感到憤怒,這使得好多人棄權投票,或投給特朗普,這成為特朗普獲勝的一個原因。
那么,在今年,人氣如此之旺的桑德斯在初選中為何表現沒有上一次佳?為何在美國人氣頗高的他,會在初選中表現不如拜登?
桑德斯的支持者手舉競選標語,圖片來自美聯社
民主黨建制派再次聯合“搞”掉桑德斯?
有一種觀點認為,與上次大選一樣,這次桑德斯也被民主黨建制派聯手“搞”下來了。這種說法有其道理和依據。作為一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桑德斯與建制派的那些“老油條”政客不同。有網友這樣評論:“別人都是裝傻,桑德斯是真傻。”
桑德斯堅定的民主社會主義主張,是他人生奮斗的目標和夢想。在他從政的早年,他就不跟大部分政客那樣,背靠財團寡頭的支持走上政治道路。他靠著深入基層群眾拉票,在平民大眾的立場上宣揚“劫富濟貧”,熬進了國會。他剛當國會議員時,是當時近四十年來第一個用民主人士身份進入的國會議員。在孤立無援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才加入了民主黨。因此,民主黨建制派并沒真正視他為自己人。
桑德斯
2010年,奧巴馬對共和黨妥協,對富人實行減稅,桑德斯因此在參議院上批評奧巴馬了八個半小時,成為歷史上時間最長的阻撓議事者。這次經歷讓他在網上火了,并獲得了許多美國年輕人的歡迎。不久后,他宣布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桑德斯尖銳地批評美國的競選籌資制度。他批評道,“寡頭政治毀掉了美國民主”,這也是許多美國人選擇不投票的原因,因為他們不想參與到“偽民主”的過程中來。他贊頌民權運動等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成果,但民眾在民主上取得的成就觸及了權貴的利益,權貴們始終不肯放開金融控制權。在美國的很多競選中,富人捐款比候選人本身的作用還大。寡頭政客們掌控著媒體、智庫、高校和政治組織,他們不為人知地轉變著輿論和政策。而此時,美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工人無法養家糊口,中產階級工作時長變長,工資卻少了,數百萬年輕人無法負擔起高昂的學費。因此,桑德斯希望對富人征重稅,讓美國人看得起病、住得起房、免費上學,建立一個像歐洲式的,為全民服務的政府。
一方面,在民主黨的政治光譜中,他的政治觀點是激進的;另一方面,他抨擊寡頭政治毀掉美國民主的言論和“劫富濟貧”政綱,劍指民主黨建制派背后的華爾街。這注定讓他孤立無援。在2016年的初選中,桑德斯就不接受富人捐款,只接受平民捐款,居然籌到了兩億多美元,其中每筆捐款平均為25美元,這足見桑德斯的影響力。
在2016年,他和希拉里平分了艾奧瓦州代表票,之后他在新罕布什爾州擊敗了希拉里,他和希拉里的支持率更是縮小到不到百分之十。民主黨建制派感到了恐慌,因此動員一切力量“狙擊”桑德斯,親民主黨的媒體、富豪、還有所有的民主黨政客都反對他,超級代表們也把票投給希拉里。根據維基解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有意打壓桑德斯,并早內定希拉里為民主黨候選人。此事在全美鬧得沸沸揚揚,也成了希拉里和特朗普對決中,壓垮希拉里的其中一根稻草。根據塔夫茨大學的一項研究,原本支持桑德斯的選民除了選擇不投票之外,還有150萬選民居然投票給了共和黨的特朗普。
桑德斯,圖片來自美聯社
在今年,民主黨故技重施。桑德斯開場氣勢不凡,搶先拿下了愛荷華州、新罕布什爾州、內華達州和艾奧瓦州。根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報道,桑德斯的受歡迎程度使得民主黨人慌了神,他們在“超級星期二”前緊急開會討論,如何讓桑德斯趕緊落敗,宣布退選。這次民主黨人要吸取四年前的教訓,不能讓這次初選的時間再延長,要速戰速決,不然拜登可能會像四年前的希拉里一樣,跟桑德斯斗得“傷痕累累”,然后再去斗特朗普,這樣民意可能會反噬民主黨。
桑德斯,圖片來自美聯社
因此,在“超級星期二”到來之前,為了防止投給拜登的票分流,民主黨候選人布蒂吉格宣布退選,并參加了拜登的集會,表態支持拜登。此外,民主黨候選人克洛布徹也突然宣布退選,并宣布支持拜登。在“超級星期二”后,彭博社的創始人布隆伯格也宣布退選。另外,民主黨許多歷任重要高官和議員們都紛紛表態支持拜登。
在3月3日“超級星期二”,拜登拿下十個州,桑德斯僅拿下四個州,局勢很快便開始明朗了。在3月10日的“迷你超級星期二”中,拜登拿下四個州,桑德斯拿下兩個州,桑德斯的競選之路基本無望。不過,桑德斯表態,他依然會將初選繼續下去。若3月17日亞利桑那州、弗羅里達州、伊利諾伊州和俄亥俄州的結果揭曉中沒有出現奇跡,桑德斯就徹底失敗了。這個奇跡出現的可能性極小,根據Five Thirty Eight等民調顯示,拜登在這四個州的支持率遙遙領先于桑德斯。
桑德斯敗給黑人選民?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次桑德斯其實是敗給了黑人選民。據CNN報道,桑德斯在Facebook上刊登廣告,強調自己對黑人公民權利的長期承諾,他還要解決對黑人社區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刑事司法改革和經濟上的不公正。為了黑人選民的選票,桑德斯還找了一些有成就的黑人來助陣,比如哈佛大學教授Cornel West和說唱歌手Killer Mike。盡管桑德斯是反建制的候選人,但為了爭取黑人的支持,他在電視廣告中還呈現了奧巴馬以前對他的稱贊。
然而,那么多的努力,效果依然不佳。在“超級星期二”,桑德斯輸掉了黑人選民占優的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和密歇根州。據CNN的分析指出,桑德斯在“超級星期二”之前的那個周日沒能參加在塞爾瑪的一個紀念民權運動領袖的游行活動。此外,桑德斯還取消了在密西西比州的競選活動,而把精力專注于密歇根州的競選。他也許不知道,密西西比州的黑人和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等黑人有著深刻的聯系。不重視密西西比州的行為,直接冒犯了好幾個州的黑人選民。
拜登
而且,許多桑德斯的支持者認為,桑德斯之所以不受黑人選民歡迎,是因為黑人的學歷不夠,對信息了解并不夠充分導致的。這樣的話直接刺激到許多黑人的神經,是很有爭議性的。不過,根據民調顯示,擁有較高學位的選民比擁有較低學位的選民更喜歡桑德斯。此外,桑德斯對富翁的抨擊,并沒有引起黑人社區里大部分人的共鳴。因為,許多黑人為他們當中有成功者而自豪。成為富翁或名人的黑人,比如奧普拉和喬丹,都是他們羨慕和崇拜的對象。
桑德斯未能理解中老年美國黑人的心態。特朗普鏟除了奧巴馬任上的成就,讓許多黑人很恐懼。拜登雖然不夠完美,但是拜登了解黑人選民的重要性,他經常去黑人教堂里做工作。更為關鍵的是,拜登畢竟是奧巴馬時代的副總統,這很容易讓黑人們想起過去的幸福歲月。在抵御對特朗普白人至上主義的恐懼下,許多黑人沒有多想,自然而然會把票投給拜登,因為他是奧巴馬時代的象征物。而失去了黑人支持的桑德斯,很快就在美國南方黑人眾多的州中敗下陣來。這也直接嚴重影響了桑德斯的選情。
桑德斯輸了嗎?其實他已經贏了?
在外媒中,還有一種聲音認為,桑德斯雖然在表面上輸了,但實際上他已經贏了。根據《舊金山紀事報》報道,桑德斯的重點,其實并不在競選,而是在制造一場社會運動。這也是他為什么在“超級星期二”后還依然選擇繼續競選,并期待與拜登展開辯論的原因。因為他要盡力去展示自己民主社會主義的觀點,和民主黨建制派所主張的觀點的不同。而大多數候選人在初選明顯失敗后,都會選擇優雅退出。
專欄作家Dahleen Glanton在《芝加哥論壇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認為,桑德斯注定會失敗,因為他試圖從民主黨內部發起一場革命,而且他沒能取得黑人的歡心。不過,桑德斯沒有空手而歸,這場革命是他一生的工作。黑人也還有時間去思考桑德斯提出來的政治綱領,若黑人也贊同民主社會主義,民主黨將不得不走上這條路。
桑德斯就是一個民主社會主義的大眾啟蒙者,他堅持把他的民主社會主義的議程納入到民主黨的政綱中。他告訴成千上萬美國人,平等和美國人追求的民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同樣重要。這些政治綱領雖然不會在短期內實現,但是這將是未來的趨勢,因為桑德斯極受美國年輕人歡迎,而年輕人終將走上歷史舞臺。新一代人會找到讓每個美國人都可承受的醫保方案,能讓想上大學的年輕人都能不為資金和債務所困。因為這些是普通美國人想要的東西,和黨派無關。當然,若民主黨人聰明的話,在未來民主黨也可以走桑德斯所指向的路。
拜登
《The Hill》更是有一篇名為《桑德斯已經獲勝》
(Bernie Sanders has already won)
的文章認為,雖然桑德斯在競選上不占優勢,他年齡也大了,也許不會再參加競選了,但他的主張和思想已經點燃了美國。實際上,民主黨建制派被桑德斯的人氣所震驚,他們也不得不越來越左,以迎合大多數越來越左的選民。雖然拜登是中間派,但他也主張提高最低工資,對富人提高稅收,讓大家負擔得起學費,領導對氣候變化的斗爭。這些目標就是桑德斯在2016年的時候設定的。桑德斯知道希拉里永遠不會提出這樣的政綱,這就是他在2016年站出來競選的原因。桑德斯瘋狂的夢想改變了民主黨的方向,不管民主黨人愿不愿意,民意洶涌,現在桑德斯的許多議程也被越來越多的民主黨人所接受。到今天,在民主黨內,對富人加稅、打破壟斷、擴大醫療保險、應對氣候變化等主張已經不顯得那么激進了。
不管是桑德斯主張“劫富濟貧”還是特朗普主張“劫外濟美”,他們以反建制的身份崛起于美國政壇,這也側面說明美國社會在全球化下正面臨著深刻而嚴重的危機。只不過民主黨候選人的遴選機制,比如超級代表制,比共和黨的遴選機制更能防止類似特朗普和桑德斯這樣的“黑馬”的出現。桑德斯已經老了,下次競選或許不會再有他的身影。但是,在民主黨內,科特茲已經成為桑德斯的接班人。她擁有拉丁裔和女性兩層政治正確的身份,政治立場和桑德斯一樣激進,統領著工薪階層的選民和拉丁裔的選民。可以遇見,在未來,科特茲和其他民主社會主義者將在美國政壇掀起更大的風暴。
參考鏈接: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0/03/10/democrats-establishment-sanders-lose-tuesday-125070
https://www.businessinsider.my/march-17-could-be-bernie-last-stand-against-biden-2020-2020-3-2
https://www.sfchronicle.com/politics/article/Bernie-Sanders-isn-t-like-most-candidates-15123005.php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article-there-is-no-conspiracy-to-stop-bernie-sanders/
https://www.cnn.com/2020/03/12/opinions/bernie-sanders-black-voters-opinion-martin/index.html
https://www.chicagotribune.com/columns/dahleen-glanton/ct-joe-biden-revolution-platform-20200312-ov7tl5vsjndkjlznbazezxzsb4-story.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0/03/11/sanders-claims-champion-working-class-working-class-disagrees/
https://thehill.com/opinion/campaign/486711-press-bernie-sanders-has-already-won
https://www.latimes.com/opinion/story/2020-03-11/bernie-sanders-joe-biden-michigan-washington-democratic-nomination-primary
記者丨徐悅東
編輯丨楊司奇
校對丨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