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葉關情丨黨建引領為老服務,穩穩托起“夕陽紅”(黨建引領助老服務)
為進一步改善社區老年人群的生活品質,近年來,柳巷街道起鳳街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整合資源,提供多樣服務,不斷激發社區內生活力,大力推動建設“老有所樂、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學”的新時代和諧社區,增強老年人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托起他們“穩穩的幸福”。
“大娘,這是煤氣閥門,不用的時候一定要關緊。您平時一個人在家,要多注意安全!”“今天天氣不錯,我幫您把被子拿出去曬一曬吧!”“大爺,您是不是又該進行養老認證了?有需要就找我!”“阿姨,您的年齡可以申請高齡津貼,需要我幫您辦理嗎?”樓棟間不時響起的聲聲問候,是社區專門為轄區老年人制定的“守護計劃”。
社區黨委依托各網格“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做好宣傳教育、信息采集等各項工作,通過代辦、領辦、協辦、現場辦等模式,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同時,組建一支由社區黨員、網格長、志愿者等基層力量組成的暖心服務小隊,制定“守護計劃”,每月為轄區內的高齡、獨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陪伴、隱患排查、關愛關懷等暖心服務,幫助他們生活無憂。
“小李,我看電視上有個保健品不錯,就打了個電話問問,結果他們非要上門來,這可怎么辦?”家住起鳳街鐵路宿舍9號樓的居民范大爺著急地找到網格員李峰詢問。李峰結合近期養老詐騙的新特征,向范大爺講解如何識別保健品虛假宣傳等內容,并對該商家進行舉報,幫助范大爺遠離了詐騙陷阱。
“免費雞蛋不好領,陌生電話不能信,銀行匯款需警惕,詐騙伎倆要看清……”為切實增強轄區老年人的防范意識,社區工作人員走街串巷、上門入戶,為老人講解養老服務領域詐騙的主要形式及相關風險,提醒大爺大媽不要輕易相信養老項目、養老公寓、保健產品等虛假宣傳,如遇到可疑情況,多與親屬、朋友商議或直接撥打報警電話,以免遭受財產損失。同時,手把手指導老年人安裝、使用“國家反詐中心”APP,增強老年群體的反詐意識,為老年人遠離電信網絡詐騙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社區黨委始終把文化建設作為老年人服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常態化開展各類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以多彩多樣的文化服務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修為,促進其身心健康。
社區黨委還結合轄區特點,充分挖掘和利用老年人的專長,激勵他們繼續發揮余熱,主動參與理論宣講、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等各類活動,真正實現老有所樂、情有所寄、能有所用,幫助老年人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樂觀向上的精神面對晚年生活。
比如,社區有一支充滿活力與溫情的“青春永駐口琴隊”,該隊伍的成員既不是職業演奏家,也不是音樂學院的學子,而是一群普通的退休居民。他們積極參與社區各項文化活動,為居民帶來美妙的音樂享受;他們還以志愿者的身份幫助困難群眾,用音樂傳遞溫暖和關愛。在每一次的演出中,成員們都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和心血,用口琴吹奏出人生的華彩樂章。
下一步,起鳳街社區黨委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為老服務,匯聚各方資源,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更優質、更貼心、更人性化的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