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三三制黨建工作模式)
在新時代背景下,黨建工作對于引領學校發展方向、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上黨區職業高級中學校(以下簡稱“上黨職高”)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探索構建“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通過恪守“正言”、樹立“正行”、弘揚“正能量”三大行動,推動學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式。
一、背景
在國家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上黨職高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應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學校正處于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不僅要提升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還要加強學校的內涵建設,形成獨特的教育特色和文化氛圍。面對這一雙重任務,學校黨支部深刻認識到,傳統的黨建工作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教育發展需求,必須進行創新和突破。為此,學校黨支部提出構建“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旨在通過三大行動計劃,將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學校各項工作全面進步,實現學校的高質量發展。這一體系的構建,是學校黨支部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融合的有益探索,也是學校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二、主要做法
(一)恪守“正言”,啟航“奮楫”計劃
恪守“正言”是上黨職高“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筑牢思想根基是恪守“正言”的核心目標。它要求學校黨員教師在言行上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學校通過組織系統的理論學習,確保黨員教師能夠準確把握黨的教育方針,將黨的理論成果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的動力和方向。
1.為了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學校黨支部定期舉辦學習班和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就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進行解讀和宣講。通過學習,黨員教師們不僅深化了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而且能夠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確保教育教學工作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邀請專家宣講黨的最新理論成果
2.在加強教師專業成長規劃方面,學校實施了“青藍工程”,旨在通過師徒結對、共同教研、教學觀摩等方式,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在夯實基礎方面,學校注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通過組織師德教育月、師德標兵評選等活動,引導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校還建立了完善的師德考核機制,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評價的重要內容,確保教師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學校為每位青年教師指定經驗豐富的黨員教師作為導師,通過一對一的指導,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學技能,加快其專業化發展的步伐。這種結對幫扶機制,不僅有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也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了教師團隊的凝聚力。
以老帶新師徒結對
3.學校積極探索黨建帶隊建、帶團建的新路徑。通過黨建工作的引領,學校加強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主題團日、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學校還注重發揮共青團組織的作用,通過團組織的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
學生走上街頭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
(二)樹立“正行”,領航“穩舵”計劃
樹立“正行”是上黨職高“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中的關鍵一環,它強調的是黨員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行動和表現。學校通過一系列措施,鼓勵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和學校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教育方針。
1.在踐行先鋒模范作用方面,學校成立了由黨員教師組成的志愿服務隊,這支隊伍在校園內外的各項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災、社區服務等急難險重任務中,黨員教師志愿服務隊總是沖鋒在前,他們的身影成為了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通過這些活動,黨員教師不僅展現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也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傳遞了正能量。
黨員教師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協助疫情防控
2.在課堂教學方面,黨員教師更是以身作則,深耕課堂,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他們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黨員教師們還積極參與教學改革,不斷優化課程設置,調整教學內容,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社會的發展要求。為了進一步激發黨員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學校還定期組織教育教學研討會,鼓勵黨員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心得。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黨員教師的教學水平,也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
3.在黨員教師的培養和激勵方面,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評選黨員教學標兵等方式,表彰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黨員教師。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黨員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自覺地將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
(三)弘揚“正能量”,悅航“挺膺”計劃
弘揚“正能量”是上黨職高“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它體現了學校在教育教學中積極傳遞正面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的決心與行動。學校以“厚德尚能”為文化內涵,通過黨員教師的示范引領,將這一理念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以此推動學校文化與社會文化的深度融合,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
1.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校鼓勵黨員教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成果的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掌握技能、提升素養。黨員教師們通過參與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技能競賽等活動,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途徑,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精神。
教學研討
2.產教融合是學校推動“正能量”傳播的重要途徑。學校黨支部積極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課程、共建實訓基地,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鍛煉。通過這種方式,學校不僅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也為企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實現了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學校還注重將“厚德尚能”的文化理念推廣到社會和社區。通過組織黨員教師參與社區服務、文化宣傳等活動,學校將優秀的校園文化傳遞給社會各界,促進了社區文化建設,增強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學校還定期舉辦開放日、教育成果展等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校園,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感受學校的文化氛圍,從而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
產教融合
3.在弘揚“正能量”的過程中,學校黨支部還注重發揮黨員教師的示范作用。黨員教師們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積極作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周圍的師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正能量。他們的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成為了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三、取得成效
(一)黨建工作質量顯著提升
該體系的三大行動計劃——恪守“正言”、樹立“正行”、弘揚“正能量”——相互支撐、相得益彰,共同推動了學校黨建工作的全面進步。在這一過程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加凸顯,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顯著增強。學校黨支部通過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加強了黨員教師的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和作風建設,確保了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全面貫徹和執行。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的提升,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教育教學成果豐碩
黨員教師們以身作則,積極投身于教學一線,他們的示范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發揮。通過不斷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黨員教師們引領學校教學質量實現了顯著提升。在他們的努力下,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了系統的訓練和提升,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學生們在各類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展現出了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此外,學校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使他們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鍛煉和成長,為社會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街頭展示的學生實訓作品
(三)校園文化建設成效顯著
學校積極倡導并深入實踐“厚德尚能”的文化內涵,這一理念已成為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學校成功地將這一文化理念融入到師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使其成為引領學校發展的精神旗幟。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文化宣傳欄、主題鮮明的文化長廊和富有創意的文化作品,無不體現出學校文化的獨特魅力。近兩年,學校獲得省級“思政工作室”1個,“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4個。師生們在這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中,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展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昂揚向上的斗志,近兩年,教師46件思政微課作品獲得省級獎勵。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效不僅提升了學校的文化軟實力,也為師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四、體會與思考
(一)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
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已成為上黨職高提升教育質量的核心策略。通過“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的深入實施,學校黨支部與教師團隊共同推動了教育創新,確保了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現代化。這種融合不僅加強了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全面提升,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是推動學校發展的動力
學校黨支部通過引入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術手段,優化黨建活動內容與形式,使黨建工作更加貼近師生實際需求。這些創新實踐不僅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動力,確保學校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保持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持續推進“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是學校未來發展的需要
面對未來教育的發展需求,上黨職高將持續推進和完善“三三制”黨建特色工作體系,確保黨建工作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學校將不斷探索和實踐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黨的建設新成效引領和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創新與發展。通過深化黨建工作,學校將為實現長遠發展目標和提升整體辦學水平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和精神動力。(劉仲華 長治市上黨區職業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