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黨建”問題與建議(智慧黨建存在問題)
當前,正值信息科技飛速發展時期,為加快推進“智慧黨建”工作,依托互聯網信息網絡技術,創建“黨建 互聯網”智慧黨建工作平臺,在提升黨建工作的時代性、創新性和實效性方面作了一些嘗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現行“智慧黨建”工作在整個運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定位不準確,增加基層負擔。目前,現有正在運行的智慧黨建工作平臺,存在把智慧黨建工作平臺載體,當成單一的黨建信息宣傳平臺進行管理使用,只是簡單的把黨建工作或黨支部活動內容“上傳”到了“互聯網”上,存在為了任務而完成任務、就網絡黨建抓網絡黨建的現象,有開展“黨建”信息宣傳 “評比”、“達標”活動的現象等,在整體工作推進運作過程中有層層加碼的現象,導致“智慧黨建”工作平臺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給基層黨建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煩,加重基層工作負擔,甚至形成新的“內卷”。
二是系統平臺融合不夠,數據成孤島。“智慧黨建”信息化平臺種類繁多,主要涵蓋專業黨務黨建網站、微博、微信、手機APP、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系統及其輔助網站等多種類型,然而,這些形式的互聯網數據,無論是內網還是外網,基本上都是各自為陣形成數據“孤島”,沒有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交流互動、實時共享等,還有的同一類型的黨建業務信息化平臺,分級管理或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存在著重復建設、各自為陣、封閉運行、資源浪費等問題,往往給基層黨支部布置工作時,都是各管各、各顧各,相同或相關工作內容重復布置,讓基層支部多次重復來完成相同內容的工作。
三是服務功能單一,實用性不高。“智慧黨建”平臺服務功能單一,大部分平臺只能簡單地上傳圖文,實現所謂的“信息宣傳”;諸如黨建工作的“黨費繳納”、“黨員管理”、“黨組織關系轉接”等業務,線上又辦理不了,名目繁多的板塊卻成了擺設,缺少必要的信息互動交流和實時反饋等功能,“智慧黨建”平臺與黨支部開展業務工作結合不緊密,功能單一、管理錯位,導致“智慧黨建”平臺表現得及為不“智慧”,實用性不高,基層黨員干部使用“智慧黨建”平臺積極性不高。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加以解決:
一是提高認識,科學用好“智慧黨建”。科學準確運用好“智慧黨建”平臺,助推黨建工作簡便快捷,這才是最終目的。各級黨務工作者要提高對“智慧黨建”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建立健全“智慧黨建”專業工作機構,配備專人負責組織協調、建設管理維護和推廣運用等工作;不斷加強對黨建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落實,對接好上級黨建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避免另起爐灶,主動將自己融入到上級黨建信息化建設的體系之中,本著簡便快捷,節省人物財的原則,科學運用好“智慧黨建”信息化體系。
二是準確定位,健全機制,按章辦事。建立健全“智慧黨建”工作規章制度,理順運行機制,建立信息技術平臺及其人才隊伍管理機制,建立黨建信息人才資源整合、人員專業培訓、跟班學習、統一調配等工作機制,確保黨建信息化人才隊伍穩定;準確定位“智慧黨建”工作職責,讓“智慧黨建”工作有章可循,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作用,助推基層黨支部在開展黨建工作上體現“智慧”,使基層黨支部開展黨建工作更加高效、快捷,有效節省人力物力財力,騰出更多的時間更好的服務于群眾;推動黨委黨組分工協作、同向探索,避免各唱各的調、各行各一套。切忌本末倒置,簡單地把“智慧黨建”平臺當作信息宣傳平臺進行管理,隨意設置信息數量達標、評比等活動,把“智慧黨建”工作平臺真正功能作用引偏,甚至形成新的“內卷”。
三是強化功能實用性,推動業務上網。加快整合相關數據“孤島”,把黨員、干部、群眾“便民服務中心”真正搬上互聯網,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建立黨建頻道、遠程教育網絡、黨務辦公系統、黨員信息管理等多系統載體為一體的“智慧黨建”工作樞紐平臺,實現數據共享、信息資源互聯,打造成“全媒體”宣傳平臺、共享式工作平臺、交互式服務平臺、便民掌上服務平臺、黨員學習服務的中心,聯系服務群眾的“連心橋”,為黨員參加黨內活動和群眾辦事提供實實在在、多樣性服務,真正實現“數據多走路、黨員少跑腿、群眾得實惠”名副其實的“智慧黨建”工作平臺,有效推動“智慧黨建”更加“智慧”,達到信息即時通達傳遞,讓“智慧”來縮小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時空距離。(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