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設:打造融合型、創新型、生態型戰斗堡壘(打造融合黨建)
山東省省屬企業“過硬黨支部”建設巡禮之三十三
【支部建設】
山東黃河三角洲產權交易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
打造融合型、創新型、生態型戰斗堡壘
文/田沙沙方慶普
黨支部書記徐芹講授專題黨課
山東黃河三角洲產權交易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隸屬于山東產權交易集團黨委,現有黨員8人,是一支全員“80后”的朝氣新軍。近年來,黨支部按照“六個過硬”標準,聚焦產權交易主責主業,致力于區域要素市場化建設,堅持“黨建引領、凝心聚魂、強基固本”,打造“青春e站”特色黨建品牌,建設融合型創新型生態型黨支部,推動企業成為區域內國有資產及公共資源的源頭防腐、保值增值的專業市場化平臺。先后榮獲“山東省省屬企業過硬黨支部示范點”“山東省省屬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注重融合公司治理各環節,提升引領力,把握大局穩方向
在建設“過硬黨支部”工作中,黨支部通過“三融合”把黨建工作融入到各治理環節,有效提升了黨建工作的引領力。
系統化構建融合。堅持黨支部把關定向和法人治理體系融合,制訂黨支部議事規則及議事清單,公司中長期戰略、經營計劃、投資計劃等重大事項由支部班子集體研究把關,推動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將黨建工作與部門業務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和經營績效考核有效銜接。堅持把黨管干部和員工發展成長,思想建設與文化建設有機融合,以黨的制度、宗旨、理念等引領山東產權使命、“真贏”文化、“四力、四感”行動指南等企業文化特色,推動重點任務高效落實。
項目化驅動融合。深化“主題黨日 ”形式,與“第一議題”、黨史學習教育、業務討論、民主議事、重點項目攻堅、志愿服務、廉潔教育等相結合,切實提高黨建與業務的關聯性和契合性,先后組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指示批示精神專題、勝利油田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系列項目攻關、司法輔助優化服務、“雙報到”志愿服務、一名“業務干部”的政治失守警示教育等專題學習研討,同時通過學、看、講、研、聯、用六步法抓好黨史專題學習,實現黨建、業務項目化驅動,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標準化推動融合。制定支部黨建工作標準,細化工作流程,規范建設黨員活動室、黨建長廊,著力將支部建設成為“有隊伍、有活動、有陣地、有制度、有保障”的“五有”黨支部,通過“第一議題”專題學習、組織黨員走進延安等紅色教育基地、觀看紅色電影和紀錄片、過“黨員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增強黨性修養,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
注重創新貫穿全過程,提升驅動力,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黨支部以黨建品牌聚力,以能上能下突破,以結對互促共贏,把創新貫穿工作全過程,為提升驅動力、建強戰斗堡壘提供了強力支撐。
以黨建品牌聚力。建設“青春e站”黨建品牌,打造學習品牌。依托“e站心聲下午茶”載體,聚焦主責主業,堅持每周利用工作間隙組織黨員集中學習、民主議事、頭腦風暴,開展“茶歇式黨建”,拓寬工作思路,提升創新思維,加強部門協同。打造活動品牌。常態化開展“一線現場式”黨性教育,在業務陣地農高區和田間地頭開展活動,疫情期間開展“共贏大課堂、人人當老師”線上活動等。打造服務品牌。深入開展“爭當服務標兵”主題實踐活動,組織探訪慰問特殊兒童學校和無償獻血等活動等,營造比學趕幫超氛圍。
以能上能下突破。聚焦人才強企戰略,提升人才聚焦效應。一是精準“選苗子”。深化山東產權交易集團黨委“四結合雙培養雙提升”黨建創新工程,把業務骨干中的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中的業務骨干培養成領導干部,把政治、業務“雙優”的黨員納入后備干部隊伍進行培養,2020年將2名業務骨干培養成預備黨員,黨員隊伍不斷壯大,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二是培優“鋪路子”。面向全員開展中層管理人員競聘及職稱評定,為全體員工提供了“管理職務 技術職稱”多通道職業發展的平臺,將原有的“伯樂相馬”方式轉變為“賽場選馬”模式,成為深化省屬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在權屬企業的試點探索。
以結對互促共贏。針對公司年輕員工較多的情況,黨支部堅持變被動為主動,充分利用黨員骨干人員專業特長開展“傳幫帶”,將年輕的培養對象與黨員骨干“結對子”,共同提升、共同成長。黨員先鋒帶領團隊積極拓展,為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供執行購買服務;搭建陽光采購平臺,為143家采購單位實現陽光采購服務,采購金額7.4億元,節資金額2800萬元,通過將沉睡、錯配、閑置、浪費、低效甚至無效的資產通過市場化手段予以配置,“點石成金”,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此外,在服務不良化解、助力央企改革等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注重生態構建促共贏,增強發展韌性,提高高質量發展能力
黨支部注重生態構建,不斷增強企業發展韌性,廣泛聚合提高和促進高質量發展能力。
強化黨建共建聚力。一是與業務單位共建。與勝利油田管理局、東營市投資促進局等黨組織開展研討座談和黨建文體等共建活動,通過政府部門、業務單位和國有企業的互聯互通,共同探索黨建創新模式,發揮各自優勢促進業務發展,在產權交易、職工安置等方面貢獻產權思路與產權模式,取得了良好實效。二是與內部企業協同共建。與山東招標黨支部、文交所黨支部、藍產權黨支部、山東海洋產權交易中心黨支部開展“黨建領航,同心筑夢”、“共創支部風采”等主題黨日和業務聯合活動,加強了企業協同,優化產品和服務,共謀發展新篇章。三是與社區共建。聯合東營銀行開發區支行黨支部赴市榮軍醫院、市福利院開展“獻愛心 送溫情”活動,走訪慰問榮退軍人和孤殘兒童,聯合東營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赴利津縣汀羅鎮裕后村村委會開展“金秋助學”幫扶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打造業務生態聚合。在鞏固發展企業國有產權市場的基礎上,實現多點延伸,穩步推進縣區領域、集體企業延伸,快速發展公共資源領域交易市場,逐步延伸至行政事業資產、罰沒涉訴、海域使用權、采購等交易領域,同時布局各類要素資源市場,重點圍繞土地、資本、技術等要素,在土地二級市場、技術成果交易等領域穩妥布局,并與集團內部專業板塊形成良好合作關系,打造內部協同生態,集聚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