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連五鄉:黨建引領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張家川縣連五鄉派出所電話)
新天水訊人勤春來早,奮斗正當時。開春以來,張家川縣連五鄉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牛鼻子”工程來抓,以“黨建紅”帶動“收入旺”,實施黨建“三項加法”,賦能班子建設、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持續推動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
“黨建+班子”,拓寬村集體資源“容量”。連五鄉加大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培訓力度,加強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的培養鍛煉,著力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為民服務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懂經濟、善經營、會管理的村干部隊伍。今年以來,開展了2次業務知識培訓、2次農業技術培訓,培訓80余人次。同時,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連五鄉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將村集體經濟年度完成情況與村干部年終考核掛鉤,確保村集體經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激發村“兩委”干部干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
“黨建+產業”,提高村集體資源“質量”。連五鄉持續強化“黨建+產業”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在培育產業上下功夫,各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政策機遇、相對優勢等實際情況,積極發展飼料玉米種植、牛羊養殖等產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在產業壯大上下功夫,以推進“書記項目”為抓手,充分利用好駐村幫扶等各類資金,確保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實效;在產業服務上下功夫,加強資源共享,推動產業發展提速,做大做強集體經濟。
“黨建+項目”,擴大村集體資源“存量”。連五鄉屬于偏遠鄉鎮,發展傳統農業無法滿足富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需求,但是海拔高、光照充足,適宜發展光伏產業,在贠家、中渠、黃家、高莊等村建成光伏發電項目;馬咀村地處河道公路沿線,發展蔬菜產業具有政策、土壤、市場等優勢,以土地出讓和農業設施入股的形式,投資250萬元建成蔬菜產業園。引導村民小組積極探索股份合作型、服務增收型、項目帶動型等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積極爭取項目,統籌整合資產、資源、資金,增強“輸血”功能,有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楊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