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以黨建興企 將黨建“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黨建軟實力助推企業發展)
一個小小的窗口,每年能為企業帶來上百萬的收入,這是為何?
今年,廣安保城特種設備檢測有限公司的車輛檢測免費代辦窗口,以市場手段成功淘汰了“黃牛黨”,不僅為該公司帶來了70余萬元的收入,還讓公司收獲了一面面“用心服務”的錦旗,更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設立免費代辦窗口的創意來自廣安保城特種設備檢測有限公司黨支部。去年底,該公司黨支部了解到不少車主圖方便找“黃牛”代辦業務,黨支部書記龍興彬牽頭收集車主對車輛檢測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創新提出開設“車輛檢測免費代辦窗口”,由1名黨員和2名工作人員免費為車主代辦車輛檢測業務,獲得了車主的好評,既贏得了好口碑,又為公司帶來了好效益。
廣安保城特種設備檢測有限公司的黨建工作思路折射出我市黨建工作的亮點。今年以來,我市持續“轉觀念、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創新黨建工作思路,以加強非公企業黨建為著力點,開展“黨建興企”行動,通過指導黨建指導員加強服務能力、出臺《實施“黨建興企”行動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七條措施》、抓住人才這一關鍵要素,培養黨性強、善管理、懂業務的黨員,構建非公黨建工作大格局,將黨建“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換思路 黨建指導員更貼心
7月23日,位于武勝縣的四川得豐電氣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看著一個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下線,該公司總經理謝興敏感慨萬千,向記者講述了生產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歷程。
今年3月初,在生產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時,至關重要的后臺控制設備出現了問題,生產出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能兼容,且無法正常使用,技術人員嘗試了多種方法也難以解決問題,想邀請專家指導又苦于沒有門路。
在武勝縣政協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石乾華的幫助下,事情有了轉機。石乾華常與企業、高校打交道,得知該情況后,他主動與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和長沙理工大學聯系,3月中旬,石乾華帶領公司技術人員到兩所學校對接,將技術難題反映給專家。
4月,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專家到該公司進行指導,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對其他生產技術以及管理制度提出了建議。得到專家的指導,問題很快得以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恢復生產。
石乾華和謝興敏非親非故,為何要為企業的事跑上跑下呢?答案在于我市實施的黨建指導員制度。
去年,我市通過企業提出需求、干部自愿報名、組織拉通比選等方式,派出一批干部到重點企業指導工作,以黨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今年,市委組織部轉換工作思路,每月初向黨建指導員發送本月任務清單,引導黨建指導員在企業不僅要開展黨建工作,更要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
思路的轉換,帶來更多的收獲。黨建指導員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利用所在單位力量和個人資源,實實在在為企業排憂解難。
市經信局工作人員劉東擔任黨建指導員后,幫扶四川萬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技術創新,申報企業技術中心;協調解決廣安華鎣山領創電子有限公司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協調市金融工作局、銀保監分局等,搭建融資平臺,開展對接活動,了解企業融資需求,建立融資檔案,制定解決措施,助推企業發展。
添舉措 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紅色動力”
眾所周知,玄武巖纖維新材料產業是廣安的“明星產業”。
但很少有人知道,負責生產玄武巖纖維的四川帕沃可礦物纖維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帕沃可公司)黨支部,是市委今年表彰的先進黨組織之一。
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雙豐收”,帕沃可公司的秘訣在于做好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有機融合——該公司堅定踐行“抓黨建、強企業、促發展”理念,突出“為黨旗增輝、為公司增效”主線,推動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同步提速、互促共進。
“公司高層一直認為黨員是企業發展的最好帶頭人。”帕沃可公司黨支部書記陳思路介紹,為了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該公司投資80余萬元建成占地790平方米的集黨性教育、學習培訓、健身休閑于一體的黨群活動中心。
今年,公司黨員在此向員工宣傳企業發展的理念和目標,引導員工把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融為一體,增強發展動力,實現了玄武巖利用從巖棉生產向連續纖維高端制品的跨越。
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該公司還探索拓寬黨建工作經費渠道,創新將部分生產環節收入的20%列為黨建專項經費,引導員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開辟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融合之路,企業并不是“單打獨斗”。
今年,為落實好市委出臺的25條促進民營經濟政策,市委組織部成立調研組深入我市79家民營企業實地走訪,赴成都、重慶、福建等地考察學習,召開15次座談會,訪談374人,發放1250份調查問卷,找準問題,分析研究。
調研之后,迅速拿出舉措——出臺《關于實施“黨建興企”行動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七條措施》,通過向大型民營企業選派第一書記、重點培養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探索“公招企用”模式等,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紅色動力”。
廣安臨港大市場黨總支書記龔建國表示,文件要求制定民營企業發展黨員三年計劃,在產業園區辦事窗口設立流動黨員綜合服務站,引導流動黨員發揮特長服務企業……這些措施既推動了黨建工作落實,又有利于企業發展。
抓關鍵 培養黨性強、善管理、懂業務的黨員
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關鍵要素。抓住人才,才能將組織活力轉化為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為了聚人才、暖人心,該公司實施“人才興企”戰略,建立最高5萬元的人才激勵制度,妥善解決員工子女入學、購房、醫療救助等困難,采取高校培訓、“師徒結對”等方式,拓展人才發展空間。
該公司還依托“黨群文娛中心”,關心關愛職工——定期組織職工開展籃球比賽、歌唱大賽、知識競賽等文娛活動;建立黨員聯系職工制度,定期開展員工生日聚會、免費體檢、困難幫扶等暖心活動。
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實施的“人才興企”戰略是對我市“紅領先鋒”專項培養計劃的有效落實和回應。
今年以來,我市繼續開展“紅領先鋒”專項培養計劃,以“能力最強、素質最優、業務最精、跟黨最緊”為目標,培養黨性強、善管理、懂業務的黨員,不斷提升書記、黨員、黨建指導員、企業出資人的綜合素質,建強基本隊伍,補齊黨建短板,推動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按照“紅領先鋒”要求,我市將重視支持黨建工作的民營企業非黨員企業家納入評優范圍,每年評選10名“黨建之友”;注重培育優秀民營企業家隊伍,分級舉辦高質量黨建服務發展專題培訓班,培訓優秀民營企業家、黨組織書記,分批次組織赴浙江、福建、重慶、成都等地學習調研;探索向大型民營企業選派第一書記20名,每年培養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100名、入黨積極分子200名;命名10個“紅色工匠工作室”,激勵黨員技術攻堅和創新創造。
同時,我市還建立“交叉任職、雙向培養”制度,暢通黨組織書記晉升渠道。廣安億佳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錢芳同志因黨建引領企業發展成效好,于2019年1月從總經理助理提拔為副總裁。(王磊 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玲)
編輯: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