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樓街道道署街社區:黨建引領繪就民生“暖色調”(推進街道社區黨建)
金山網訊 “以前余福里小區椅子破舊,坐著難受。現在有了新椅子,走累了能隨時休息,政府真是太貼心了!”近日,京口區四牌樓街道道署街社區居民王先生指著剛剛安裝好的新座椅,高興地說。
黨建引領下,道署街社區始終錨定為民服務航向,深度整合各方資源,從居民生活的細枝末節處破題,全力化解群眾難題,以實際行動書寫著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繪就民生“暖色調”,收獲居民認可與好評。
共建添椅,提升生活“幸福指數”
針對余福里小區便民休息椅破損的情況,道署街社區與京口區文體旅局緊密合作,以居民需求為出發點,深入實地調研并廣泛征集意見,新增了6張便民休息椅。新椅子安裝后,成了居民休閑聊天的好去處。小小椅子,不僅改善了小區的整體環境,更在無形中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在黨建引領下,社區與共建單位深度合作,生動詮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讓居民在生活的細微之處感受到黨建為民服務的力度與溫度。
電路煥新,點亮困難家庭希望
道署街社區困難群體較多,社區黨委聚焦“一老一小”、低保特困等重點群體,將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創新推出“黨員 志愿者 專業力量”協同服務模式,精準發力,為困難群眾送上“定制化”幫扶。
社區挖掘內部資源,借助“梁剛衛老黨員工作室”的力量,對兩個重點低保戶家庭的電路進行排查與燈具換新。專業電工對線路和插排逐一檢查,更換老化破損部件,有效消除漏電、短路等安全隱患;同時,將傳統燈泡升級為節能吸頂燈,既提升了照明穩定性,又實現了節能環保。改造完成后,獨居低保戶蔣先生激動地說:“以前線路老化,電熱水器漏電,我洗澡都提心吊膽的。現在社區把電路弄好了,我心里踏實多了,太感謝社區了。”
此次電路改造工程,不僅是對困難家庭居住環境的改善,更是道署街社區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黨組織在保障民生、服務群眾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結對幫扶,傳遞黨心關懷真情
道署街社區深挖并充分利用“家門口”黨建資源,與7家共建單位結對幫扶。組織志愿者定期入戶,為困難群眾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導等全方位服務,將黨的關懷傳遞到每個困難家庭。
在一次慰問活動中,志愿者帶著親手制作的湯圓、餃子等食物和生活用品,來到失獨家庭郭女士家里。在聊天過程中,察覺到郭阿姨因親人離世而產生的孤獨和失落情緒,黨員志愿者耐心地為她做心理疏導,用溫暖的話語安慰她,鼓勵她積極面對生活。郭女士感動得熱淚盈眶,拉著志愿者的手說:“你們總是想著我,過節也不忘來陪我,給我送這么多東西,比親人還親。”
道署街社區憑借黨建引領,在改善民生的道路上成果豐碩,彰顯了黨組織的強大凝聚力。未來,社區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創新服務方式,匯聚各方力量,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把民生實事辦得更實更細,讓幸福底色更加鮮亮。(通訊員 陳文慧 陳霄 記者 林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