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發言 – 深學細照篤行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時代新人培養(深學細照學黨史 擔當作為開新局)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5年全面從嚴治黨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3個支部作了交流發言。為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現刊發經驗交流材料,供學習借鑒。
深學細照篤行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時代新人培養
醫學黨總支
一年來,醫學黨總支堅持深學、細照、篤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四同四心”培養時代新人,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
思想同步,紅心筑牢思想根基
第一,深學細悟,把握理論精髓。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習近平重要講話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加強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
第二,嚴明規矩,堅守政治原則。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講授專題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和現場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第三,凝心鑄魂,開展青年學習。醫學黨總支總結出政治學習融合業務培訓的“123青年理論學習”模式,即一個引領: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青年思想引領人生航向;兩種方式:黨建 業務、線上 線下混合式學習;三個落腳點:扎實開展調研、服務人民健康、助力鄉村振興。調研成果獲評省衛健委青年干部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第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獲評委直屬機關青年理論學習標兵集體。
黨群同心,醫心打造特色黨建工作品牌
第一,以黨建品牌為抓手,打造全面育人新格局。打造“醫心向黨 醫路先鋒”黨建品牌,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力度,積極運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堂辯論等方式組織課堂實踐,利用人工智能、知識圖譜等教學手段,對接行業需求重構教學內容。
第二,以志愿服務為幫手,探索健康科普新路徑。黨總支與七里山街道郎南社區、振興街道新興社區共建黨建聯盟,開展耳穴壓豆、針灸推拿、保健刮痧、科普宣講等活動10余場。30名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并參加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師生組成送醫三下鄉志愿服務團隊,進行健康體檢。醫學系“守護丹青志愿宣講團”成功入選2024年全國大學生志愿宣講團。
第三,以學生社團為抓手,探索服務群眾新思路。發揮應急急救社團的作用,網站建設急救微課程10個,到山東大學為5000余名新生、槐蔭區恒新小學、新興社區、郎南社區開展急救技能培訓。
知行同路,匠心推動黨建業務雙輪驅動
第一,以老帶新,打好師資建設“組合拳”。醫學黨總支帶動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黨員帶動青年教師,發揮醫學基礎部和醫學系專業優勢,探索“兩學三融”學習方法,即學政治理論、學業務知識,基礎融合臨床、中醫融合西醫、治療融合康復。總支全體教師在“比、學、趕、幫、超”的氛圍中,教學能力有明顯提升。2024年度獲山東省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二等獎各1項,1名教師確定為全省中醫藥高層次人才,1名教師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交流。指導學生獲得省大學生創新大賽銅獎、大學生醫養健康創新創業大賽省賽二等獎1項、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生組三等獎2項。
第二,立德樹人,用好課程建設“三融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建“三融入”的課程建設模式,即基礎課注重融入科學精神,專業課著重融入職業素養,實踐課側重融入創新精神。通過“三融入”實踐,深化“三教”改革,2024年度立項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社區教育優秀課程資源各1門,校級在線精品課和課程思政項目6項。
第三,爭創一流,筑好專業建設“五共”。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力爭課程模塊共建、教學資源共享、師資隊伍共通、實訓基地共用、政行企校共贏。繼續深化實施“院中校”人才培養,不斷完善山東省省立三院、濟南市第七人民醫院合作。積極探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韓國東新大學、日本康復新潟大學合作開展學歷提升項目,2024年有6名學生赴日本學習,今年有5名學生赴韓國學習。推進1 X證書制度,組織“1 x家庭保健按摩師”培訓及考核工作,通過率99%。
師生同頻,用心培養基層衛生健康人才
第一,積厚成勢,培養鄉村振興人才。醫學基礎部和醫學系齊心協力,共同培養基層衛生人才。醫學基礎部為全校各專業開設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等專業基礎課,共計143個班次13000余學時。醫學系修訂完善6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協助完成臨床醫學高水平專業群驗收相關工作。另外,醫學黨總支成立“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圈”,獲得省衛健委“黨建品管圈一等獎”。
第二,校企合作,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黨員帶頭進行“知行合一”調研實踐,先后與北京紅十字會急救搶救中心、中醫院、眼科醫院等20余家單位深度交流。與濟南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開展訂單班、與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設立冠名班(臨床醫學麻醉學方向)。
下一步,醫學系黨總支將按照學校黨委統一安排部署,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加強學習,應對人工智能對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帶來的新機遇、新問題和新挑戰,科技賦能智慧黨建和教學。二是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優化專業結構,平衡專業發展。三是走出校門,協助6個專業帶頭人訪企拓崗,通過開展黨建五聯共建,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享黨建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拓寬黨建活動渠道。借助企業資源,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醫學黨總支書記、醫學教工黨支部書記 杜廣才)
文案:醫學系
編輯:宣傳統戰處
初審:王照娟 王瑞
審核:陳蒙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融媒體中心發布
投稿郵箱:xcc@sd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