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統領“百千萬”踐行有禮新風尚(黨建統領標語)
“前期我鄉結合農房整治成果,以‘一米菜園’為抓手打造美麗庭院。”近日,在柯城區華墅鄉劉坂村口,跟隨華墅鄉婦聯主席周赟,筆者看到村民家門口的土地經過規劃建設,蔬菜種植區和花卉植物區被籬笆圍起。一旁的桃園里,200余株桃樹已有部分結出小果,長勢喜人。
沿著村道步行至劉坂村東側,在一片1.6畝的平整土地中,整齊劃分著6片縱向的菜地,地里種有玉米、辣椒和毛豆,田地周邊整齊地圍著竹籬笆,村民在田間耕作。“原來自己的土地分布在村東頭和西頭,非常不方便。今年村里搞‘一米菜園’,把這塊荒地平整后重新劃分,現在我在家門口就可以種菜啦。”74歲的村民鄭壽財笑著說,菜地就在主干道邊,如果種得不好挺丟臉的。
“‘一米菜園’提倡‘鄉村有禮’新風尚,把鄉親們從牌桌拉回到田間地頭。”周赟說,這是華墅鄉推進文明有禮華墅“百千萬”項目的有效抓手,在打造“一米菜園”、整治美麗庭院的過程中,增進了鄰里和睦,營造了有禮氛圍。
年初以來,華墅鄉以百戶庭院整治為抓手,帶動千人志愿參與,最后打造萬人有禮華墅。目前,該鄉已整治10個村數十戶庭院,打造13333平方米“一米菜園”。同時,針對市、區聚焦聚力創文“八個一”的實際,華墅鄉在實施了3年的垃圾分類機制基礎上,著重推行一座“煙頭不落地”的城市建設。
在劉坂村垃圾分類置換點,墻上利用數百煙頭,醒目地排列起“煙頭兌換、變廢為寶”字樣。“實行煙頭兌換以后,全村地面上見不到一個煙頭。”劉坂村婦聯主席鄭土嬌介紹。
為做好煙頭兌換,華墅鄉在增加人員密集場所集煙器的同時,制定了全鄉統一的煙頭回收標準和價格,對煙頭和廢舊電池、燈管燈泡等有害垃圾實施單獨的積分標準。同時,全鄉以網格為單位,采取垃圾分類倒查機制,并納入農村環境衛生考核中。
據了解,文明有禮華墅“百千萬”項目是鄉里3個“百千萬”系列項目之一,另2個項目是基層黨建“三聯三情”(組團聯村查村情、“兩委”聯格辦事情、黨員聯戶訪民情)“百千萬”項目,即發動百名黨員干部,化解千件矛盾糾紛,溫暖萬家燈火;以及全鄉百日攻堅,各村千畝土地流轉,造就萬畝高標準新農田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百千萬”項目。
“我們結合實際,以三個‘百千萬’為抓手,切實強化黨建統領,激發干事創業的活力、動力,讓市、區‘三個年’活動在華墅鄉有力落地。”鄉黨委書記鄭迅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