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黨建聯盟創新聚勢賦能(人民網 黨建引領)
一次黨建交流活動,竟解決了一項配網技術難題?沒錯,就發生在江蘇南京。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南瑞集團配電公司等10家智能電網產業鏈上企業的黨組織,共同成立南京江寧現代智慧配電網黨建聯盟,讓各自為戰轉變為聯合作戰,進而促成了種種神奇的“化學反應”。@國網江蘇電力
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實驗室內,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器和實驗設備高強度運轉。此前,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就近選擇了110千伏隱龍變電站的兩條20千伏線路為其供電。面對實驗室發展需求,如何在雙電源供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電力保障能力?
“若是對上級電源110千伏隱龍變電站進行內部改造,改造成本過高,還會影響周邊其他用戶用電體驗;可若是從其他變電站新建通道供電,建設周期又太長。”國網南京市江寧區供電公司營配管理部副主任趙浩君沒少犯愁。
“是不是可以嘗試運用隔離式背靠背型中壓柔性互聯技術,來解決線路之間的物理隔斷,實現柔性互聯?”在南京江寧現代智慧配電網黨建聯盟的一次黨建交流活動中,聯盟成員南瑞集團配電公司業務一部經理尹宏旭的一番話,令趙浩君茅塞頓開。雙方隨即組建黨員聯合攻關團隊,開展創新實踐,難題迎刃而解。
在南京,智能電網已經形成產業集群。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南瑞集團配電公司等10家智能電網產業鏈上企業的黨組織,共同成立南京江寧現代智慧配電網黨建聯盟。“從科技創新到轉化應用,不僅需要企業在某一領域的深耕細作,更需要廣闊的平臺來實現資源獲取、試點驗證和推廣應用。組建黨建聯盟,不僅僅是簡單搭建一種‘物理架構’,還能讓各自為戰轉變為聯合作戰,進而促成種種神奇的‘化學反應’,進一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主任李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