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六臺賬”按時“三清零”(六清工作臺賬)
貴州日報
“王伯伯,劉大嬸,這兩天身體可好啊?”4月2日,駐村工作人員韋躍啟與同伴來到三都都江鎮來術村王德銀家核查政策兜底情況。
來術村由原來術村和原巖撈村兩個貧困村合并而成。目前,該村還有貧困人口10戶21人。
王德銀老兩口今年都年過七十,女兒外嫁,屬于政策兜底對象。兩年前,在扶貧政策及包保駐村干部的幫助下,王德銀家昔日破舊漏雨的茅屋已變成嚴實漂亮的新房,廚改、電改、水改同步到位。現如今,老兩口住上新房子,走上水泥路、看上彩色電視,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韋躍啟一邊問,一邊把信息詳細記錄在《2020年農村建檔立卡剩余貧困人口兜底對象到戶工作臺賬》上。王德銀家政策兜底對象到戶工作臺賬是黔南“六本臺賬”工作方法進村落戶到人的具體表現。
3月3日,長順、獨山、三都、荔波、平塘、羅甸6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后,黔南州全部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馬不解鞍連續戰。黔南將脫貧攻堅工作重心轉移到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上來。
針對農村建檔立卡剩余貧困人口和有返貧致貧風險的邊緣人口兩類對象以及巡視考核中發現的問題,黔南分門別類建立“六本臺賬”,確保全州今年6月全面實現貧困人口清零、風險清零、問題清零的三個“清零”目標。
針對剩余貧困人口打好殲滅戰,建立兜底對象到戶工作臺賬、收入不達標對象到戶工作臺賬、“兩不愁三保障”存在問題到戶臺賬。針對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打好鞏固提升戰,建立返貧風險監測戶到戶工作臺賬、邊緣戶到戶工作臺賬。針對巡視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建立脫貧攻堅問題整改臺賬。
三類問題六本臺賬,分門別類對每種情況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都作了詳細記錄。記者在“剩余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存在問題到戶工作臺賬”上看到,針對“住房安全保障”問題,列舉了“危房改造”“舊房整治”“易地搬遷”“人畜混居”等四類情況,最后要在“短板詳細情況”一欄記錄清楚,精準發現了問題,在“計劃采取的具體保障措施及完成時限”一欄拿出解決辦法,最后在“核實人員”一欄簽字,責任到人。
在三都三合街道上排正村,村口一棟三層高的磚木房高聳路邊,房檐下兩個大紅燈籠迎風搖曳,分外喜慶。這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吳娘福的新家。
吳娘福對記者說,以前木頭搭建起來的框架房屋“四面迎風”,一家人“挨風受雨”地生活。如今坐在敞亮的房子里,和駐村干部一起聊著未來發展,吳娘福喜笑顏開。
吳娘福一家正是“兩不愁三保障”存在問題到戶臺賬受益者。
“六本臺賬”是黔南繼“約法三章”、“七個一”機制、“精準打法十條”之后,推出的又一“硬核”舉措,是對剩余貧困人口和返貧致貧風險對象最細致的掃描,是對存在問題最精準的施策。
圍繞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黔南緊盯“三清零”目標,以群眾增收為核心,針對純政策兜底的894人,切實加強服務,強化“兜”的力度,督促保障到位;針對收入不穩定的14900人,依托農村產業革命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精準開展產業扶貧,強化“扶”的力度,全力促進穩定脫貧;針對返貧風險的38430人和致貧風險的43763人,強化“幫”的力度,細化幫扶措施,確保6月底前全面清零。
三都水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朱奉余表示,“六本臺賬”為我們在沖刺階段提供了工作遵循和指南。下一步,將繼續按照“六本臺賬”精準管理未脫貧人口及監測戶和邊緣戶,把問題整改臺賬作為負面清單,限時銷號。確保在六月底前實現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戶、邊緣戶成效得到鞏固。(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張發揚 袁鵬 王佩平)